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标签:
黄河铁路泺口大桥泺口大桥津浦铁路国保济南 |
分类: 国保速写 |


济南黄河铁路泺口大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784-5-177,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12年。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位于济南市区北部,是津浦铁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
1908年,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津浦铁路破土。津浦铁路跨越黄河,承建大桥的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经过长达3年的比选,桥址最终选在泺口。1912年11月29日,由桥梁公司正式交付津浦铁路北段总局管理。至此,津浦铁路全线贯通,结束了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通车的局面。
泺口黄河铁路大桥长1236.00米,共12孔,主桥最大跨度164.7米,桥墩形态为三角形,桥梁结构形式为钢承桁梁。全桥基础以上的墩身、台身均用混凝土浇筑,表层以料石镶面。大桥采取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气压沉箱等应用技术,建设伊始就成了旧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建筑之一,其中大桥第10孔跨度为164.7米,是全国孔径最大的铁路桥梁。在民国时期,它是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大桥,也是目前黄河上唯一一座百年铁路大桥。
泺口黄河大桥是津浦铁路的咽喉要道,是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次大战的见证者。大桥在战争中屡次受损,屡次修复。
那天在济南,时间已近黄昏,来不及去双乳山汉墓了,改为直奔黄河河堤,寻访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上了河堤,黄河在河堤下平静地流淌。往东行,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已在视线之中。
边走边拍。越来越接近大桥,终于来到铁桥下。此时,一趟绿皮车正好通行,现场有点让人激动。作为铁路子弟,对于铁道和火车的天然亲近感是与生俱来的。仔细看,通过的绿皮车是齐齐哈尔开往杭州的K60次。
以前,准确地说应该是1988年后大约十年间,多次在火车上经过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这是往返北京的必经之地。对这座铁路,一点也不陌生。
与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还有南京长江大桥这些中国桥梁史上最著名的大桥不同,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桥身下,居然还是一片河滩地,几乎与百年前的场景没有区别。在这种环境之中,大桥的雄伟更是得到了显现。
流连忘返。
上了河堤,看到了国保碑。
万事大吉。功德圆满。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6°43'35”,东经116°59'50”。
寻访时间:2018年4月27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