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遗址

标签: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大河村文化国保郑州 |
分类: 国保速写 |


大河村遗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69/I-69,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东北郊柳林镇大河村西南约1公里的漫坡土岗上。1972—1987年先后进行二十一次发掘,揭露面积达4738平方米。
遗址平面呈椭圆形,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7—12.5米,为郑州附近规模最大、堆积最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中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等四个时代的堆积,其年代跨度长达3300多年,记载了仰韶文化到商代前期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最丰富的是仰韶文化遗存,可分为七期,涵盖了仰韶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前后延续2400年之久,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分期标尺。有研究者依据该遗址将仰韶文化相关遗存命名为“大河村类型”或“大河村文化”,成为豫中地区同时期文化的代表。
大河村原始聚落的布局已基本探明。房址集中在遗址的中心地带,形成居住区,大量窖穴分布在房屋周围;遗址中部偏东有一处饲养牲畜的圈栏;两处公共墓地位于遗址北部的边缘。在该遗址发现的众多遗迹中,最为重要的是保存完好的连间房屋建筑,墙壁之中的木柱痕与芦苇束痕清晰可见。
遗址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陶、石、骨、角、蚌等各类遗物约五千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造型精美、色彩绚丽、种类繁多、纹样复杂的彩陶。形制奇特的彩陶双连壶、饰有各种开象纹丝不动彩陶钵等器物均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中的珍品。
除中原系统的文化堆积,遗址中还发现有属于东夷文化体系的大汶口文化及属于苗蛮文化系统的屈家岭文化的遗存,显示了中原古文化与邻境原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关系,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融合的考古学实证。
2011年在郑州时,对大河村遗址有过一次寻访。折腾几个回合,总算弄清楚了遗址的位置,就在G70高速的南侧,从一个小路口往东,数百米就是了。只是遗址已不开放,封闭着准备建博物馆。
这一等就是五年。
从网上查了一下,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已建成已开放,就有了寻访的念头。特意绕行郑州,留出半天时间给了大河村。
不料还是遭遇麻烦。原来的道路在施工,往东转了一圈,从东面折回博物馆。道路泥泞不塂,费了点周折。
博物馆倒有点水准,展品也算丰富。
然后,然后就是国保碑了。至少在博物馆的院子里以及周边,是没有看到国保碑的。在博物馆外围,踩着稀泥走了走,也是没有发现。
询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也许是没有问对人,回答要么是不知道要么说没有。总不见得建博物馆时将国保碑给弄没了吧,最后,一位年长的员工说在南面,有点路。
出博物馆,沿馆前的小路往南,在离博物馆数百米处,路旁田边,果真找到了国保碑。这里,与博物馆相隔一块麦田。
看模样,这是旧碑,最初设立的大河村遗址的国保碑。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4°50'55”,东经113°41'9”。
寻访时间:2016年12月27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