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遗址

标签:
晋阳古城遗址晋阳古城晋源镇国保太原 |
分类: 国保速写 |


晋阳古城遗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10/I-10,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春秋至五代。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古城营村周围。是一处春秋至五代的遗址,以晋阳古城遗址为中心,周围依山势分布众多的寺观建筑,同时在西山脚下缓坡地带,广泛分布着墓葬遗址。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灭北汉,一炬焚烧晋阳,继而引汾水灌之,古城夷为平地。城址有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
在晋阳古城地区发现的重要遗迹,一是罗城村附近的罗城遗址,相传为北汉所建;二是晋源镇西北古城墙出土唐代遗物;三是南城角村和古城营村一带的古城址,相传为大明城。
现存南城角村为“L”形,依古城西南角之势建成。遗存城南墙东西残长537米,西墙长约2700米,从资料和“东城角”的方位来看,古城长约4500米,根据夯土的质地、色泽和夯法,认为是东周时期的城墙遗址。东魏、北齐以及隋唐时期是晋阳古城的辉煌时代,盛唐时曾为三京之一。
唐北都,包括东城、西城、中城三个城。西城包括太原府城和晋阳县城,合称为并州城。太原府城中的大明城、新城、仓城,这三个城紧相连接,为城中之城,为唐北都太原城的核心部分。晋阳古城遗址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建设的原貌。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晋阳南关建筑了周围3.5公里的太原县城,古城的重要部分未遭大的破坏,城垣至今有部分保留。同时,在古城营村内保存有隋唐时期创建、明代重建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时期重建的九龙庙等建筑。
晋阳古城遗址,曾经的太原县,现在的晋源区晋源镇。行前在网上匆匆搜索一下,也没觉得有太多的艰难。不料到了边上,才知道大事不好。
整个晋源镇就是一个大工地。当地政府几乎将整个镇子推平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拆迁现场。更要命的,是在重建城墙。簇新的城墙已经立起来了,如此大规模的以新充旧,让人彻底无语。
在废墟与旧房之间穿行,看不到可参考的地标。远远地瞅见一片老建筑,到跟前才知道是晋源文庙,不开放,因为文管所在里面办公。拍了下国七碑和外观,赶紧地出了城门,在城外继续寻找晋阳古城遗址。
当时,百度地图显示一处晋阳古城遗址位置在古城营村近旁,但在实地找不到目标,沿唐城公路往西,在不到古城营大桥附近,进入一条土路,这条小路,与京昆高速平行。前面出现一溜不高的土坡,觉得有苗头。突然,土坡上立着一碑,有戏。赶紧上了坡,是的了,这是晋阳古城遗址的省保碑。至少证明,这地头是对的。
再往前,荒废的土坡成了施工现场。被修整得光滑的大土坡,面貌焕然一新。上了坡,在工人施工处看到了国保碑。看情形,这碑应是刚立起来的。没准早来几天,还见不到呢。暗自窃喜。
翻修已经遗址化的古城城墙,这样的蠢事以前也见到过,是在郑州。还是那句话,没有文化的官员很愚蠢也很可怕。听说太原的主政者就是以前在大同的那位,看来重修城墙已是习惯性动作了。那么,太原城墙修不修?北京城墙修不修?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7°44'18”,东经112°28'4”。
寻访时间:2017年7月21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