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龙泉窑遗址

标签:
大窑龙泉窑遗址大窑龙泉青瓷国保浙江龙泉 |
分类: 国保速写 |


大窑龙泉窑遗址,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228/48,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至明。地址:浙江省龙泉县。
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琉华山下,明代以前称“琉田”。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金村、高际头、洋岙头和查田镇溪口村城内的青瓷窑址一百二十四处。
龙泉窑创烧于五代,长于北宋,南宋和元代为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窑业衰退,“琉田”之名渐湮,逐以“大窑”呼之。
大窑丛山耸峙,溪流纵横,茂林修竹,风景秀丽。瓷土和紫金土品质优良,蕴藏丰富,烧料充足,水质特佳,发展瓷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大窑所制产品,凡日用瓷、陈设艺术瓷、娱乐用瓷等一应俱全。可分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特征是釉面无纹片,胎色白或灰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豆青次之。黑胎青瓷特征是胎骨黑褐,釉面布满纹片,纹片中以“百圾碎”为最著,胎薄如纸,釉厚如玉,紫口铁足。自宋以来不仅供皇室御用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远销亚、非、欧洲的许多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寻访国保,难度大观赏性又不那么大的是遗址类。即使是名声赫赫的那些遗址,往往也就是一片荒郊野外。而且,由于面积大,寻找核心位置乃至找到国保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窑龙泉窑遗址也不例外。
决定去龙泉时,就缺少信心。大窑龙泉窑遗址,相关资讯给出的范围是龙泉琉华山下,小梅镇大窑、金村、高标头等处窑址。这简直就是出难题。
车行G25长深高速,接近小梅镇时有路标指引大窑遗址,下高速,进入54省道。沿省道前行,前方数公里路口仍有大窑遗址的路标,在路口左拐,进入乡村公路,穿过居住区后,目标显示大窑遗址起码在五公里以外。
下午四点多钟,山区的光线已经不那么明亮了。行进中,忽然有个熟悉的东西在车窗外一闪而过,本能地反应过来,赶紧停车。
果然,道路右侧,立有大窑龙泉窑遗址的国保碑。
难道大窑遗址就在此处?且不管它,先将国三碑拍了。
环顾四周,国保碑周边并无明显的窑址遗迹。道路对面,有一块“青瓷文化乡村旅游环线”示意牌,其中,并没有大窑遗址的标识。
继续往前走,穿过村庄,临溪流而筑的道路一路往上,到达山谷的平地,有停车场,有“枫洞岩遗址景区导览图”。停车场对面,有一长溜的隔离带。一老妇人正要锁门,赶紧请求提供方便。还好,老妇人没有拒绝,于是在傍晚近五点钟时看到了一处完整的龙窑遗址。
此处龙窑,位于大窑村范围内,是大窑龙泉窑遗址的组成部分。也许,这里是整个大窑龙泉窑遗址中展示最完整的发掘现场。
比较于同为国三且已经到达过现场的几处窑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以及上林湖越窑遗址,这里展示的龙窑遗址似乎更完整也更近距离。
离开时,仔细看看,周边并无国保碑。也就是说,如果起初在路边意外发现的国保碑,此次恐怕就没有可能记录另一块国保碑了。
大窑龙泉窑遗址的范围应该不小。如果在遗址区边缘设置少量国保碑,譬如仅仅只有一块,找到它真的与撞大运差不多了。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7°50'59”,东经119°0'36”。
寻访时间:2016年11月16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