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寺经幢

标签:
地藏寺经幢大理国经幢宋代经幢国保昆明 |
分类: 国保速写 |


地藏寺经幢,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及其他类,编号45/2,1982年2月2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大理(公元937—1094年)。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地藏寺经幢又名大理国经幢,位于昆明市博物馆内。是云南省唯一的宋代经幢。经幢建成于12世纪初,建造者是大理国议事布燮(职位很高的参政官)袁豆光,为已故的大理国鄯阐侯(当时昆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高明生歌功颂德而立。原有地藏寺,于清咸丰七年毁于兵燹,仅存此幢。
经幢呈八面锥状体,七级,由五段砂石组成,高6.7米。幢体布满雕刻,有佛、菩萨及天龙八部共三百躯,刀法遒劲,精美绝伦,为滇中艺术极品。经幢下为须弥座,腰部鼓形,上雕云水纹并浮八龙,双龙成对,尾部交缠,两爪相握共戏一珠,四面造像为护法天龙八部之龙部;须弥座上枋铭刻有汉文《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弘誓愿》及《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经幢造像属佛教密宗题材,人物造型比例恰当,体态丰盈,造型生动优美。各类人物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采用平雕、浅浮雕、圆雕、高浮雕,形式丰富多样,宫殿楼阁皆仿木结构,飞檐斗拱、帐幔及装饰等毕具。每层界面上或刻文字,或雕小佛,或绘莲花、珠宝等物,总体观之,美不胜收。在全国各地数百座石幢中,于一幢上造像之多、工艺之复杂精湛,云南大理国地藏寺经幢是罕见的精品。
置身于昆明市博物馆内的地藏寺经幢,按理说寻访没有难度。所谓意外,往往也在于此。初次寻访地藏寺经幢,差不多是三年前的事了。兴冲冲奔赴昆明市博物馆,新馆已经开放,唯独安置地藏寺经幢的大厅被封锁,似乎施工还未收尾。百般无奈,只能隔着玻璃窗拍摄局部远景。
然后是到了这次。抵达昆明后,下午有点空闲,酒店距离博物馆不远,心想只好可看地藏寺经幢。赶到时,博物馆已经不接待访客了,问保安,答复五点钟关门,四点半停止参观。此时,只好超过了两三分钟。仲夏时节,下午四点半左右,昆明阳光灿烂,昆明市博物馆却准备关门了。
次日,第三次专程赶往昆明市博物馆。一波三折后,总算能够瞻仰地藏寺经幢了。
精彩,没说的。甚至感觉到地藏寺经幢名列国二可能有点委屈了。或许,云南国一多达六项(石钟山石窟、崇圣寺三塔、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太和城遗址),为总数的三十分之一,远超大多省份,名额有限,地藏寺经幢退居国二了。
围绕地藏寺经幢转了若干圈,不停地拍摄。感觉安身于博物馆中的地藏寺经幢,仍然可说有利有弊,好处是被保护了,寻访难度大减。但周边环境被改变了,背景也就被篡改了。比较于矗立于街头的赵州陀罗尼经幢、屹立于校园的松江唐经幢,还有那些仍然身处野外的兄弟如天护陀罗尼经幢(石家庄)、龙兴观道德经幢(易县)、梵天寺经幢(杭州)、安国寺经幢(海宁)、法隆寺经幢(金华)、惠山寺经幢(无锡)、龙兴寺经幢(杭州)等等,以为还是顶天立地为好。如果地藏寺经幢不是被安置在室内,而是博物馆的一片绿地之中,映衬着昆明的蓝天白云,效果一定更好些。
此次寻访之后,又一次到了昆明。临走时在附近转悠,忽然想再看看地藏寺经幢。挨到上午九点钟,以为博物馆应该开门了。不料再次碰壁,昆明市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上午九点半。没想到博物馆居然比衙门还衙门,怏怏而退。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5°2'3”,东经102°43'30”。
寻访时间:2013年10月20日,2016年6月24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