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殷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142/7,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殷。地址: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郊小屯村及其北面的洹水两岸。是商王朝最后一个都城遗址。遗址面积24平方公里。自宋代以来,这里就不断发现青铜器,到清代末年发现有甲骨出土,被断定为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卜辞。经过调查,于1908年找到了出土地点:安阳小屯,殷墟始被确认。
1928年秋,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同年10月至1937年6月,先后由董作宾、李济、郭宝钧、梁思永主持对殷墟进行过十五次发掘,河南省政府亦派何日章到殷墟发掘三次。共出土甲骨两万七千多片,还有大量的陶器、骨器、蚌器、石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1939年春,武官村村民挖出重达875公斤的司毋戊鼎,更是引起国内外对殷墟的重视。殷墟还发现有仰韶、龙山、殷商文化层,殷商大墓、建筑基址、车马坑、窖穴等重要遗迹,为商史和安阳殷代古都的研究增添了实物资料。
1950年以来,在殷墟一般保护区和外围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清理了武官村大墓和殉人祭祀坑、铸铜作坊遗址、制骨作坊遗址、一般居住遗址和葬区,探明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墟商文化层的叠压关系,以及殷墟的王宫遗址及其周围的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墓葬区、殷王陵、贵族墓葬、祭祀坑、殷代聚落遗址、平民墓葬和制骨作坊遗址的分布情况。
1936年在小屯村发掘的第127号窖穴出土卜辞甲骨一万七千零九十六片,此窖穴应是武丁时代的王室档案库。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更加引起世人瞩目。妇好是武丁配偶之一,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女将。妇好墓共出土一千九百二十八件随葬品,其中青铜器四百六十八件、玉器七百五十五件等。这些随葬品制作精美、纹饰细腻、用途广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殷墟考古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008年春天,第一次到了安阳,迫不及待地奔向殷墟,完全是一种朝圣的虔诚。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与许多地方不一样,它简直就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确切记载体。在这个意义上,故宫,长城,明清皇陵,高句丽遗址,福建土楼,开平碉楼,西递、宏村,又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理由为:殷墟作为商王朝都邑,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顶峰时期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殷墟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关于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的证据,包括丰富的科学与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与月相观察上的天文历法、刻写在甲骨上的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留下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范例。他们奠定了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和陵园制度初期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殷墟的考古发现,为汉字语言、古代信仰、社会制度以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物质证据,从而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