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298/Ⅲ-1,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寺院建筑群。
承恩寺始建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落成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当地相传早在唐武德年间此地便有寺院存在。明代太监温祥在原址上重建,正德皇帝亲赐其名,并命僧人宗永为僧录司左觉义兼承恩寺主持。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礼部尚书文澜阁大学士李东阳为承恩寺撰写了碑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重修,道光年间又有两次修缮。
承恩寺坐北朝南,四进院落,周以院墙围护。一进院山门三间,单檐歇山顶,筒瓦屋面,汉白玉券门上有石额“敕建承恩禅寺”。第二进院至第四进院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其中天王殿内保留明式青绿点金旋子彩画等。
承恩寺不开放,去时早有准备。到了门前还是大感意外,新近修了大铁门,居然将山门和国保碑都圈了进去,存心不让我等找到最低的平衡点。
对不开放的国保单位,我等的最低要求也就是拍个门脸,拍个国保碑。现在,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实现不了。
可恶!
走上承恩寺边上的民居小院,远远地模糊拍摄,好歹还能见到一个侧面。
占据承恩寺的,似乎是石景山区的文保管理单位,这是从悬挂在墙上的一溜牌子上看到的。这就更可恶了。
评定星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