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肇庆古城墙,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375/Ⅲ-181,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至清。地址:广东省肇庆市。
肇庆有城,始于汉,城址在今城东郊。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开始,名臣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为城市发展,将州治西迁,建州衙于今披云楼南侧城内。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知州江柬之筑子城以卫州衙,仅容廨宇。端州分别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先后升格为兴庆军和兴庆府。知府郑敦义于公元1113年扩筑子城,成为今日之古城墙。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徽宗赐“肇庆府”御书,兴庆府改名肇庆府,始称肇庆古城墙。明、清两代多有修葺。
肇庆古城墙布局为长方形,周长2801.2米,开四门,有二十八个敌台。主要单体建筑结构为砖城。
肇庆古城墙是国内现存罕见的主体一周基本完整的宋代至清代的砖城墙,在古代战争中曾起重要的作用,四次成为岭南乃至大西南各地军事指挥中心,南明永历帝在此都抗清成为皇城。它又具有防御洪灾的功能,约一百六十七次抵御了超警戒水位九米以上洪水的袭击。
肇庆古城墙在肇庆市区中心,从梅庵出来,沿宋城二路到宋城一路,肇庆古城墙就在街道的南侧。
国保碑近旁,城墙开了一个口子供游人登城。上了城墙,明显能够感觉到城内的地势要比城外高出许多,沿墙直接就有住家开了门,一门就走在城墙上。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很可惜,没走几步,道路就被封闭了,不让走了。
就规模而言,这一段保留下来的城墙,与西安、南京、开封这样的古都不能比,但毕竟算是宋城墙,应该写入记忆。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