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御窑厂窑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103/Ⅰ-103,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
御窑厂窑址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中心珠山一带,面积约五万余平方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此设御器厂,专门烧造皇家用瓷。清代改称御窑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太平天国军进入景德镇,烧毁御窑厂。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李鸿章筹资重建堂舍七十二间。辛亥革命后御窑厂停烧。它是我国古代烧制瓷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品类最多、工艺最精的官办窑厂。
1982年至1994年,对御窑厂窑址进行过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获得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正德、嘉靖、万历等朝的落选御用瓷器碎片竟有十数吨之多,若干亿片,并整理修复御窑瓷器千余件。
2002年至2004年,对御窑厂窑址进行了首次正式考古发掘,出土清末、民国初年御窑厂的北围墙和明洪武、永乐时期的的葫芦形窑炉等一批遗迹以及一大批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朝的落选御用瓷器碎片。
明清御窑厂的设施、地面建筑(包括围墙)绝大部分已毁,仅存一口古井和数棵古树。从考古发掘、清理获得的地层资料来看,明代早、中期的地层堆积保存较好,这是明清御窑厂遗址的精华和价值所在。
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明清御窑厂生产不计成本,垄断最好的原材料,役使最优秀的工匠,动用宫廷画家设计图样,全力以赴生产皇家用瓷,它引领景德镇制瓷业保持高水平地发展,对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和世界瓷都地位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传世御窑瓷器现在多存放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是世界文化瑰宝。
景德镇称自己为中国瓷都,想必不算浪得虚名。直至今日,景德镇也是瓷器的主产地,大量精美的生活瓷,与我们紧密相连。
位居景德镇闹市之中的御窑厂窑址,有一片规模不小的广场,以及公园性质的配套建筑,当然还有不算便宜的门票,但真正的窑址,只是展示了很小的一个区域,稍不留神,自然走过路过而错过。
窑址前,立有唐英塑像。这位雍、乾两朝的景德镇督陶官,以其贡献创下“唐窑”之名,自然很牛。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