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山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53/Ⅰ-53,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晋。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龙潭山城位于吉林市龙潭山上,形似一仰盆状,周围是山脊,中间是深谷,山城城垣即建筑在山脊之上。山城建于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
城垣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较宽、南北较窄,城墙周长2396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许,横断面呈梯形。城墙大部分为黄土掺凝灰岩碎石叠筑,小部分为黄土夯筑。在城的西、南、北三面凹伏处各有一门,西门应为正门。在城垣四面突起处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为龙潭山的最高点,俗称南天门。
山城的主要建筑,即为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龙潭,位于山城西北隅的最低处,实为蓄水池,与城墙为同一时期建造。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近山梁处,距水牢420米,用长方形凝灰岩和花岗岩块石砌筑,结构和石质与蓄水池相同。从其地势和深度判断,应是储存军事物资的地窖或地仓。
龙潭山城(包括蓄水池和地窖)始建于高句丽好太王、长寿王时期,是高句丽王国势力最强盛时期建造的典型军事城寨,是研究高句丽北部边疆历史的实物实证。
在吉林市,将龙潭山城作为寻访国保的最后一站,因为感觉到龙潭山是吉林市的主要景点,不可能有任何难度,总不可能到了龙潭山找不到龙潭山城吧。
到了龙潭山,景区大门居然就称“龙潭山遗址公园”,心中暗喜。先是看到了一片雕塑区,原来是纪念乾隆帝到处一游。然后,上了山道,在岔路口往左拐,直接去了所谓的“龙潭”。龙潭前有一通古城墙遗址石碑,算是接触了遗址。然后,看了龙潭,即水牢,这座蓄水池是龙潭山城的主要建筑,比较壮观。但在这里,没有看到国保碑,有点着急,询问当地游客,也没问出个名堂来。再往山上走,走过寺院,看到了旱牢;走过旱牢,看到了南天门;走过南天门,到了龙潭山的最高处,还是没有见到国保碑。赶紧再问,好在那几位老汉十分热情,各有各的说法,讨论一番后得出结论,要看的那个碑应该在上山大路边上,在一道豁口前,那道豁口就是山城的城墙,为修路开了个大口子。按当地人的说法叫“断岭”。
往回走,直奔豁口,直奔断岭。。
果真如此。
豁口在,国保碑在,断岭在,城墙在。
上断岭,上城墙,走几步。
离开国保碑再往前走,就明白为什么如何费周折了。就是那个通向龙潭的岔路口,如果不向左拐,往断岭直行向上,就到了这处豁口,就能看到国保碑了。
在龙潭山,时雨时晴,天气变化之快,反复之多,难以想象。
末了,才明确这处龙潭山城,应是高句丽遗址。集安和桓仁的高句丽遗址,基本看过了,没想到在吉林市又相遇了。
评定星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