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鲁迅墓,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类,编号31/31,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56年迁葬于此。地址:上海市。
鲁迅墓位于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初葬于上海西郊万国公墓,仅有一掬黄土和水泥墓碑一方。抗战时期墓地遭破坏。 1952年春,华东文化部等选定临近鲁迅故居的上海虹口公园为新墓址。1956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鲁迅墓迁建城虹口公园内,由陈毅市长亲自主持迁建工作。1956年10月,鲁迅灵柩迁葬仪式隆重举行。
鲁迅新墓由设计大师陈植设计,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用二千多块苏州金山花岗石筑成。墓地正北屏风状的土山上松柏苍翠,山前方形墓地平台上矗立照壁式大墓碑,其上镌有毛泽东所题“鲁迅先生之墓”。墓碑前是长方形墓室。墓碑两侧连以石墙与石柱花廊。著名雕塑家萧传玖创作的铜铸鲁迅坐像,置于平台前的长方形绿地中央。墓室两侧与通道外围,遍植松柏、香樟、四季花草。原墓地树木均移植于新墓地。
这是一座相当有名的近代名人墓。
多年后再次来到鲁迅墓。鲁迅公园作为上海比较稀罕的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晨炼的聚集地。从公园广场到鲁迅墓区,到处是增强版的“莺歌燕舞”。
理应寂静的墓园如此喧闹,想必是当初迁葬时决策者万万预计不到的。
但大先生不是一个只会横眉冷对的老人。画家陈丹青对大先生的描述与解释是非常有意思的。或许,大先生也喜欢天天看到他的邻居们这般轻松这般快乐。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