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寄畅园

(2013-08-19 00:01:15)
标签:

寄畅园

秦园

谐趣园

江苏无锡

国保

分类: 国保速写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编号93/411988113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寄畅园,一名秦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东南接邻锡山。寄畅园原名“凤谷云窝”,为明代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创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的私家园林。

    秦金卒后,园林几经易手,先归秦翰、秦梁,后属秦耀。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耀遭劾罢归,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改筑园居,构景二十,并取王羲之“寄畅山水阴”句意,改园名为“寄畅”。

    寄畅园现仍保持封闭式园林原状,全园面积一万平方米。南北长,东西狭。东半部为池,即“锦汇漪”,池西岗阜蜿蜒。山池四周缀以亭台楼阁、曲廊朱栏、桥滩涧泉、湖石假山,使全园各景都面山临水、相映成趣。寄畅园以巧借锡惠两山风光入园、小中见大而独步江南园林。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的一百年间,康熙、乾隆两帝前后十二次巡幸江南,每次必游秦园,并留下不少诗章和匾联。乾隆“爱其幽致”,故绘图携归北京,在清漪园(今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园”(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

    到过无锡n多次,去过惠山,去过二泉,却从来没有走进寄畅园。甚至,看过数次谐趣园,明白其与寄畅园的传承关系,也不曾将亲近寄畅园列入旅行计划。真不知是为何如此冷落寄畅园。待到整理曾经寻访过的国保单位时,才意识到怎么就漏了寄畅园这起码是个疏忽。

    走在惠山镇的街道上,寄畅园的大门紧闭着。国保碑嵌入墙上,传递着让人困惑不解的信息。

    要在购买昂贵的门票进入锡惠公园后,才会明白过门不入的原因是什么。寄畅园打包成了锡惠公园的一部分,主入口就必须设在公园内,而在此又立了一块国保碑,相对简陋和粗糙。

    进了寄畅园,恰逢数十人的旅游团队。第一印象就糟透了,这等园林,就怕嘈杂喧闹。等到团队离去,寄畅园总算恢复了宁静。

    没有太多的惊喜。叠石造山,蓄水筑池,曲径通幽,这是看惯了的景致。

    走一圈,拍一遍。离开。

    自然,弥补了遗漏寄畅园的缺憾。

    评定星级:★★★。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