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驼山石窟,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类,编号46/5,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北周至唐。地址:山东省青州市。
驼山石窟是一处隋唐时代的佛教石窟群。唐代此处已有驼山寺。主峰东南崖面上凿有石窟五个,摩崖造像一处,造像优美,刻工精细。石窟由北向南依次编号,其中第一窟开凿于唐武周时期,第二窟至第五窟为隋代石窟。
第三窟规模最大,平面略呈椭圆形,窟内设坛,坛上雕像,题材为阿弥陀三尊像,佛坐像螺发,袈裟单薄贴体,高4.55米;左右为宝冠上有化佛的观世音菩萨和刻有宝瓶的大势至菩萨,披巾横于腹际两道。左右侧壁上刻千佛。据佛座下题记,此窟建于隋开皇元年至三年(公元581—583年)。第二窟形制、造像同第三窟,仅规模略小。第四窟主尊为倚坐弥勒像。第一窟造像为倚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菩萨面相丰圆,身姿斜欹有曲线,下裙如出水式,为初唐流行的风格,两壁小龛有“长安二年”(公元702年)、“长安三年”(公元703年)造像题记。
多年前,第一次专程到了青州,在青州博物馆看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几年后,第二次到青州,还是专程去看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因为上次没有看过瘾。但两次到青州,都顾不上看驼山石窟。那时,总以为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够自己看上十回八回的,哪有空上驼山呢。
自然,驼山还是要上了,驼山石窟还是要瞻仰一番的。
梁思成撰《中国雕塑史》,驼山石窟亦有提及,“驼山造像极为宏大,……。隋式雕刻在此乃放大雕造,是为总管平桑公造像,其物形之美及惰性,不免受过大之累,不得表现。”等等。
驼山石窟在驼山上,沿石阶山道上行约二十分钟。总共五个石窟,细细观看,也不需太多时间。只是管理部门习惯性地采用防盗铁笼囚禁了佛祖菩萨,看得不是很爽。不过,比较于寺庙,这里光线好又没人管,拍摄倒是十分舒畅。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