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观象台

(2013-03-31 00:00:12)
标签:

古观象台

观星台

北京

国保

分类: 国保速写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编号32/171982224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北京市。

    古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的天文观测中心。北京地区的天文台始于金代的候台,台上仪器是从北宋汴京掠来的。元朝建司天台,台上天文仪器是王恂、郭守敬等人新制的。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在紫禁城内西侧建灵台,即宫廷观象台。明正统四年至七年(公元14391442年)在内城东南隅建观星台,将城东南角楼旧址改筑为台体,并建造紫微殿等建筑群。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又增设晷景堂,大体形成目前的建筑布局。

    古观象台台基中部黄土夯筑,四周砖砌,平面呈方形,高约15,呈覆斗状,东侧连接城墙,台顶平面高出城墙约3。明代的观星台上,陈列有浑仪、简仪、浑象仪等大型铜制天文仪。明崇祯二年至八年(公元16291635年)由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先后制做了纪限仪、平悬浑仪、平面浑仪等。清改观星台为观象台。清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691673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设计督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新仪器安放台上,后又制作了地平经纬仪、玑衡抚辰仪。

    1900年八国联军将古观象台的仪器掠抢一空。1902年和1921年后,法、德分别将仪器归还。1929年改称国立天文陈列馆,结束了天文观测活动。1933年后,将明代的浑仪、简仪等迁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至此,古观象台上只陈列着清代制造的八件青铜古仪。

    京城建国门,二环东南角,古观象台一直矗立在那里。即使在其对面住过不少次,也没有动过探访的念头。忽然间要看国保,忽然间想看观象台了。

    上了古观象台,感觉是失望。太小了,转身都显局促,拍摄更是困难。太低了,周边各式高大建筑,挡住了天际线,居然成了观天仪器的背景墙。想想也是,百年前这里还是人天对话的最高处,现时宛若井底。况且,京城的天空早已难见星光,古观象台,终成遗址。

    倒是此间的各位天文学家的雕像,因为熟悉,格外亲切: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徐光启,……。真正的星光灿烂,灿若星空。

    评定星级:★★★。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