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卢沟桥包括宛平县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类,编号24/24,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37年。地址:北京市。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建成。明、清都曾加以修葺,如今桥的形制、桥基、桥身的构件和桥上石雕部分仍为金代原物。
卢沟桥为十一孔不等跨连续圆拱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宽9.3米,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华北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卢沟桥的石雕精美奇特,桥上共有石雕栏板279块,石雕望柱281根,石狮501个,其中石狮更是卢沟桥上重要的雕刻艺术品。
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纪念地。1937年,日军在此攻击宛平县城,制造卢沟桥事变(史称“七七事变”)。从此,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卢沟桥。正好十五年后,又一次来到卢沟桥。
十五年前,去一趟卢沟桥着实不容易。而眼下,打的到卢沟桥,车资远比到首都机场便宜。时间改变了空间,这是例证。
时间置换到1937年,那时的卢沟桥距离北平城,还是一段不短的路程。
开战之前,日军早已驻扎在宛平城外,政府的软弱与无奈,不言而喻。甲午战争后直到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吞中国的动作,就是温水煮青蛙。其中的“九一八”和“七七”,是两次按捺不住的冲动。卢沟桥一开打,整个局面为之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为之转折。因为到了这一步,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的一个民族,再也无路可退了。
所以,卢沟桥(包括宛平县城),是作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而不是古建筑(如赵州桥一样)进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宛平县城的城墙上,保留着七七事变的弹孔。
这些弹孔,比卢沟桥的石狮更有历史感。毕竟,在1937年,日本人的炮弹轰击宛平县城时,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