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袁崇焕墓和祠,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223/Ⅱ-3,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民国。地址:北京市。
袁崇焕(1584—1630年),明末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镇守边关,保卫京城,多次击败后金军队的进犯。
袁崇焕墓和祠原址在明永乐年间为广东会馆,明天启年间改为义园,成为旅居北京的广东人墓地。明崇祯年间,祖籍广东的袁崇焕含冤遭磔于北京西市后,无人敢收尸。其部下佘义士窃遗骨葬于此地。佘义士死后,后人将其葬于袁崇焕墓旁,并依遗憾,世代为袁崇焕守墓。清乾隆帝披露袁崇焕蒙冤真相,并为其平反后,世人才知此处有袁崇焕墓。
袁崇焕祠从北朝南,院内现存祠堂五间,进深八檩,明间有后门直通墓地。祠堂西侧为守墓人的居室。
祠堂北侧为袁崇焕墓,墓前立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
几年前,看过一部电视纪录片,讲述袁崇焕墓守墓人佘老太太的故事,自然被感动了一回,于是也就记住了袁崇焕墓。但等到寻访袁墓时,才发现原先搜索的地址等等资讯早已过时,这块区域高楼林立,眼下是一处处的新楼盘。然后就跟着感觉走,终于在一处小区公园边上找到袁崇焕祠。这天下午,北京的天阴沉沉灰蒙蒙,袁祠冷清肃穆,与1630年发生的故事旋律倒是相称的。
如果崇祯帝不那么刚愎自用,不曾中了初级版的反间计,也就不曾杀了袁崇焕,大明王朝的命运能够就此改变么?后来那些发生了的事件譬如吴三桂降清譬如清兵入关等等是否就不会出现了?大明朝那已经萌发了一点点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是不是会在后来的三百年间长成参天大树?
仍然不能假设。崇祯帝终究还是残忍地杀了袁崇焕,崇祯帝终究还是在绝望之中走到了煤山。而袁崇焕墓,终究还是在佘义士及后代的全力保护下,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