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靖王墓

标签:
中山靖王墓满城汉墓刘胜窦绾国保 |
分类: 国保速写 |


中山靖王墓又称满城汉墓,位于满城县西南陵山主峰,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之墓。1968年因当地驻军炸山发现,同年进行考古发掘。刘胜为汉景帝之子,于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立为中山王,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卒。窦绾死年略晚于刘胜。
满城汉墓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洞穴墓。墓葬凿山为陵,依岩建墓,墓门朝东。窦绾墓位于刘胜墓北侧,南北并列。两墓的形制结构大致相同,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其中中室是宴乐前宫,后室为安置棺椁的主室及浴室,后室的周围又布有马蹄形回廊。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刘胜墓墓道口用土坯、窦绾墓墓道口用砖封砌,最后都用铁水浇灌封门。
刘胜葬以一棺一椁,窦绾墓有棺无椁。刘胜和窦绾均以金缕玉衣作殓服。这两套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完整玉衣。
该墓未被盗掘,完整地保存了极其丰富的随葬品。两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木漆器和丝织品等文物达万余件。许多器物制工精细,造型优美,纹饰华丽。铜器中的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楚大官糟锺等,堪称艺术珍品。
刘胜随身的一柄佩剑,是“百炼钢”工艺的雏形产品。刘胜墓所出土的用于针灸的金、银医针和用于计时的铜漏壶,也是研究中国医学史和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这处汉墓的发掘,印象特别深刻。此时已在文革中期,算是革命的一大成果而被大肆宣传,金缕玉衣,长信宫灯,耳熟能详,弄得当时的一个小学生念念不忘。所以,时隔四十年后身临现场,还以为记忆犹新,如同故地重游。
此处的国保标志碑采用的名称就是“满城汉墓”,当地标示的地名指引或司机口中,称的也是“满城汉墓”,几乎不用“中山靖王墓”这个概念。
汉王陵凿山建墓,很是普遍。江苏徐州楚王墓,大致一般。
只是出土文物,此处是见不到了,恐怕到了河北省博,也不一定看个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