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
标签:
北京孔庙孔庙进士题名碑北京国保 |
分类: 国保速写 |


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以后,原址在金中都枢密院内。元成宗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今址建孔庙,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新整治,并修缮了大成殿。后明清数朝均有修缮、添建。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高宗亲谕崇圣祠改用绿琉璃瓦,其余各殿顶皆改用黄琉璃瓦,规格同于皇宫,以示尊崇。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祭孔升为大祀,孔庙也大规模修缮,并将七间三进的大成殿改为九间五进,使其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至此孔庙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占地约2.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和崇圣祠。
先师门为孔庙临街正门,中启大门上,面阔三间,歇山顶,斗拱大而稀疏,是目前北京罕见的具有元代风格的木建筑。大成门前后三出陛,中为丹陛,左右各十三级。大成殿为孔庙的主要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有月台。殿内正中木龛内置“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木牌位。
大成殿后的崇圣祠,为供奉及祭祀孔子五代先祖之地。
院内轴线东、西两侧共有三座碑亭及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一百九十八通,共录无、明、清三代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对孔庙,总有点审美疲劳的感觉,提不起精神来。尽管知道北京孔庙的规格如何之高,规模如何之大。
倒是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历代进士五万多人,这其中,一流大腕的不要太多噢,只是岁月流逝,石质风化,按年头找起来,那些鼎鼎大名,没准根本就看不清楚了。
很长一段时间,北京孔庙是首都博物馆的馆址所在,首博待新馆落成才迁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