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造象(上)

标签:
旅行飞来峰飞来峰造象灵隐杭州 |
分类: 国保速写 |


在石窟内和岩壁上,分布着三百八十多尊造像。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其后宋、元均有开凿,而以元代居多。飞来峰石窟利用天然岩洞或山壁开凿,主要洞窟有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等。造像有佛像、菩萨、天王、弥勒、飞天等。
飞来峰五代造像尚存十余窟,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滕绍宗舍钱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在二百余尊宋代造像中,雕造于南宋的布袋弥勒佛群雕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龛。弥勒佛居中,袒胸露腹,喜笑颜开,两侧围绕着十八罗汉,群雕依山势石脉布局,或静或动,神态各异。这尊弥勒形象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比,是佛教完全中国化、通俗化的标志之一。
飞来峰造像中最具特色的是雕造于元代的一百余尊密教造像。其中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有的“华严三圣像”、“多闻天王像”、“大白伞盖佛母像”等。而一铺“一龛九尊”的“尊胜佛母像”,造型与组合尤为奇特。龛顶有喇嘛塔,具有浓郁的藏密风格。
飞来峰造像柔和、圆润,雕造精美,保存完整,是南方晚期造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