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巩县石窟

(2012-01-20 00:11:35)
标签:

旅行

巩县石窟

巩义

帝后礼佛图

国保

分类: 国保速写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类,编号11/11982224国务院公布。时代:北魏至宋。地址: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

   

巩县石窟,位于巩义市东北十公里大力山下伊洛河北岸。开凿于北魏时期,后经西魏、北齐、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共雕凿五个洞窟,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

第一窟,窟门面南,门上开方形窗,门外西侧雕力士一尊,力士像上方雕两排罗汉和一尊菩萨像。东侧雕一尊力士像,力士像上部残存一佛、一菩萨。窟平面为方形,窟顶雕方格平棊,靠中心柱的一周方格内雕飞天,其它雕莲花、卷草和化生。中心柱四面各雕一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正面佛座两侧各雕一狮子。南壁窟门两侧雕三层礼佛图。

第二窟,除东壁一龛为东魏时所雕外,其余十个龛为唐代开凿,中心柱南面上下排列三龛,最下面一龛较大,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和二力士,分别立于莲花和莲蓬上,龛楣雕七佛和飞天,龛两侧雕二菩萨。

第三窟,窟为方形,窟顶雕方格平棊,靠中心一周方格内雕飞天,其它部位雕、卷草的化生童子。南壁雕三层礼佛图。

第四窟,形制和第三窟基本相同。窟门为拱形,门楣雕卷草纹,楣角雕龙头,门道两侧有唐代以后小佛龛,门内南壁东侧千佛龛下雕两层礼佛图。

第五窟,窟门为拱形,上窄下宽,楣脚雕龙头,门两侧有方柱,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平面近方形,唯四壁中部微向外凸,没有中心柱。

千佛洞,圆拱形龛楣,后壁和两侧壁皆雕排列整齐的小佛龛,共计九百九十九尊,故称“千佛洞”。

巩县石窟共雕十八幅“帝后礼佛图”,其中第一窟最精美,东面三幅是以皇帝为首的供养人行列,西面是以皇后为首的供养人行列,均有比丘作前导。

此处原为希玄寺,唐宋两代称净土寺,明代改为净土禅寺,清代改称石窟寺至今。巩义石窟是继龙门石窟后,北魏时期的又一佛教艺术宝库。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但规模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其中也不乏精品。

    巩县石窟的规模整齐划一,窟室的结构以中心柱为主,周壁整齐地布满千佛图与礼佛图,有很强的规律性,且于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维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开凿之初,经过了周密的规划。石窟内的布局简洁明快,予人整体之感。中心柱窟为巩县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龙门石窟北与巩县石窟的地理位置、时间均相近,但龙门石窟并没有出现中心柱窟。

    佛教石窟,随北魏由平城至洛阳一路发展。巩县石窟可算是其中的一个停留地,也是现存最为重要的一处过渡。由于洛阳龙门石窟近在咫尺,巩县石窟几乎不为人所知,数公里外的康百万庄园似乎也更为热闹。巩县石窟小巧,精致,耐看。被严加看管的第一窟帝后礼佛图,侥幸拍摄若干也不容易。但更喜欢东侧摩崖大佛,和蔼、慈祥、宽容、智慧,这样的好词都是可以连接于此的。

    评定星级:★★★★。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