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溪·西溪(5)

(2010-11-10 13:13:26)
标签:

旅行

西溪

西溪湿地

国家湿地公园

民居

建筑

三深大会堂

杭州

旅游

分类: 四季西溪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至少十年前,西溪起码还是个“城乡结合部”,是标准的邻近大城市的江南水乡。西溪在变身为湿地公园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保留了不同时期不同结构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这样,在行走之中,我们是能够看到一些原住民的生活印迹的。

    从茅草屋到1990年代的小洋楼,从凉亭戏台到“三深大会堂”,乃至在湿地建成后毗邻开发的所谓创意园区的别墅,也就是电影《非诚勿扰》中打算卖给葛优的那批房子,一路走来,先后变脸。倘若细细记录,一定很有味道。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西溪·西溪(5)

    感到遗憾与困惑的是,西溪的原住民基本搬出了西溪,他们的住宅,被保留下来的,也被改造或改建,要么成了酒楼商铺,要么被闲置。这是很可惜的。

    让原住民继续他们原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无非不捕鸟不打鱼,无非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无非游人非诚勿扰彼此相安无事。

    福堤北端,靠近蒋村集市的路边,有一处被刻意保存的泥墙遗迹。每次经过,总是要真诚地赞叹一番。西溪的原住民,离开他们的家园,为我们背井离乡,哪怕也没有多远,也值得西溪留下纪念性的标记。
西溪·西溪(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