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石楼前,顺光绯红,逆光金黄,风景这边独好。
依然有大煞风景的存在。海滨的这幢粗壮高大的建筑,东海饭店,突兀地出现在海岸线上,非常野蛮地破坏了天际线,很象1940年代华北平原上日本鬼子的炮楼,超级炮楼。德国人为青岛的城市规划做了很好的开篇,留下了许多范例。按常理说,照抄一遍也就可以了。若是连抄袭都不会,岂止是笨!
沿山海关路转悠。
这一幢别墅,看着门脸觉得有点意思,拍了下来。放大后看到门牌是“山海关路1号”。旅游书称:山海关路1号,一座法国式乡村别墅,红瓦黄墙,半圆形凉台。叶剑英、粟裕等先后在此下榻。原来如此。八大关那么多的别墅洋楼,故事不要太多噢!




暮色中的临淮关路。
朝阳下的临淮关路。
寻访公主楼时,途经一条支路,以为有意思,拍了下来。
仔细观看,挑出些问题来。路灯坏了,破了,丢了,没有及时维护。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还不如将路灯全部撤了,反倒清清爽爽。路面留有一摊垃圾,没有及时清扫,确实有碍观瞻。
当然,都是些小毛病。八大关一带,比比青岛老城区不知要好多少倍,应该满意了。


公主楼,这是八大关又一幢著名的楼房。位于居庸关路。北欧风格,主楼为砖木结构,四面不对称,屋脊双面陡坡呈尖耸状,外墙镶嵌白蓝相间的马赛克,整幢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相传1932年丹麦王子乘游船访问青岛时,看到八大关一带风景优美,即与丹麦总领事商定,在此为丹麦公主建造一座别墅。别墅建成,丹麦公主却不曾光顾,但“公主楼”的称呼从此流传开去。
公主楼不开放,不供参观,只能在街头隔墙瞻仰。也好,免得如花石楼一般,又卖杂物,又拍婚照,弄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
清晨时分,跟随旅行团的游人尚未光顾八大关,街道上甚是冷清,蹓达着,如同闲庭信步。也想着八大关的路名,想着这函谷关怎么和嘉峪关、山海关凑到一起去了,特别是那个韶关。莫非此韶关不是我们知道的彼韶关?留着疑惑,待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