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叶舞鹤草
二叶舞鹤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062
  • 关注人气:1,2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幻维也纳(2)

(2010-08-27 09:24:36)
标签:

旅行

维也纳

市立公园

约翰施特劳斯

贝多芬

悠闲

奥地利

旅游

分类: 偶尔去欧美
梦幻维也纳(2)

    市立公园(Stadtpark),建于1862年,是维也纳由市政府管理的第一个公园。镀金的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似乎是公园的标记。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除约翰·施特劳斯外,市立公园还有许多音乐家的塑像:舒伯特,布鲁克纳,这两位还是后来从照片中的姓氏中拼读出来的……应该还有许多,当然还有莫扎特。但由于准备工作没有做,一头扎进市立公园也就失去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该向哪尊神灵顶礼膜拜,末了连莫扎特也不曾见到。

    维也纳也好,这座市立公园也罢,大师多得是,该谁谁了。最后再比对一下金光闪闪的约翰·施特劳斯,感觉有点怪怪。去了那层金粉,又当如何?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贝多芬不在市立公园,而在公园外的街道边上。

    贝多芬的塑像要高大得多。

    不知道以怎样的语言来描述看着贝多芬时的心情。对于一个不会看乐谱的人来说,贝多芬曾经是音乐的全部,甚至成为“英雄”、“命运”、“欢乐”等等概念的诠注者。那时候,那年月,根本不能想象有一天会在维也纳见到贝多芬。1980年代,唱片公司引进了宝丽金的贝多芬盒带,成为我最早收藏的一批音带。重印的傅雷所译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则是解读贝多芬的唯一读本。而在那时,1980年代,乃至于1990年代,仍无法预计欧洲能够成为旅行目的地。因此,就连某一天能够出现在这尊雕像前的梦境,也从来就没有产生的可能性。山移水转,感慨万千。

    美女躲在贝多芬的身后。稍远处,则是一群嬉闹的孩子。看起来,这就是一种幸福。很奇怪,在当时并不急于寻找莫扎特,尽管莫扎特似乎比贝多芬要厉害些。能看到贝多芬,十分地心满意足了。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梦幻维也纳(2)

    市立公园里悠闲的美女。

    关于“悠闲”,国内热闹过一阵,似乎在争哪一个城市够得上悠闲。成都,杭州,丽江,桂林,……其实都是瞎折腾。就算是不慌不忙的成都,至多也就是闲而不悠。一路过来,尤其是哥本哈根和维也纳,这才叫“悠闲”!没法比。

    悠闲是需要本钱的。衣食无忧,起居不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需指天靠地,不赌子孙孝顺,社会福利进入高度发达状态,悠闲自在才获得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至多也只能算是穷开心。

    找差距,说说容易做做难。有时候,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到都看不清楚边界线在那里了,差距就不能用“差距”这样的概念可以形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