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邮筒。

在这个邮筒里投入了在芬兰、在欧洲,当然也是在国外寄出的第一份邮件。
在芬兰及欧洲其它地方,邮筒到处可见,用邮非常便利。尤其是在旅游景点,总能够在最热闹的地方见到邮筒。
后来,在塞乌拉岛正好看到邮政车取邮件。黄色的邮筒在绿色的塞乌拉岛上十分显眼。正好一辆邮政车开到,邮局员工打开邮筒取走邮件。

用邮方便还体现到非常方便地就能在各个景点、车站的小商铺买到明信片和邮票。只不过明信片很贵,在赫尔辛基,基本上是1€一张。到了维也纳,有便宜的,也要0.5€。那时,欧元坚挺,10元人民币买一张明信片,总有点心疼。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无论在哪里,芬兰,瑞典……直到奥地利,琳琅满目的明信片印制得十分考究漂亮,图案基本上是这个国家的著名景点的典型画面,总能让你如愿以偿。
黄色小邮筒的对面,就是在赫尔尔辛基用餐的中国餐馆:“明龙酒楼”。

原以为吃饭是个大问题。吃什么,在哪里吃,贵不贵,等等。不能想,想当然地认定总是个麻烦。不料,从赫尔辛基开始,到处都能找到中国餐馆,不仅仅是在赫尔辛基,所到之处全是,说中国餐馆遍地开花一点也不过分。
当然,这已是改良了的中国餐馆,除了接待华人外,一般都提供套餐,每份€7或€10,作为洋人的工作餐。算一下,一顿饭费与国内的差距,正好与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相似,一比十。也不能算贵。在国内的大城市,10元钱也就是一个盒饭,还是中低档的。茶餐厅一份简餐,€3还是要的。那就不便宜了。
在欧洲,将欧元当人民币算,心理上要平衡许多。
在赫尔辛基旅行的用车,导游兼司机是北京留学生。也是在这车上,第一次看到使用中的GPS,指路准确、及时、方便,赞叹不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