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雾中见到了青海湖。这样的青海湖,倒真的可谓水天一色,只是看了与没有看到并无区别。
离开敦煌,经兰州到达西宁。取道西宁,目的有二,一是青海湖,一是塔尔寺。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路的晴空万里,唯独到了青海湖,雨下个不停,失望,郁闷,无语。
徘徊在青海湖畔所谓的151基地,即距离西宁151公里处,传说此地原为海军潜艇试验基地,故得此名。
没指望了,离开青海湖,掉头去湟中县塔尔寺。
雨中的塔尔寺,灰蒙蒙的色调掩没了传说中的五彩斑斓。塔尔寺系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又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
塔尔寺入口处,八座白塔据说是为纪念释迦牟尼八大功德而建。
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
进入塔尔寺。藏区建筑的风格十分浓郁,可惜没有蓝天的衬托,不然就漂亮得一塌糊涂了。
一路走去,感觉到塔尔寺这个概念中,寺院与民居并无清晰的界线。毕竟,建寺400多年来,塔尔寺已成为一个由众多的殿阁、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建筑群。整个寺院沿平缓的山坡修建,阁堂塔舍勾连不断,错落有致,金碧辉煌,且配以青山绿水,更是蔚为大观。
大金瓦殿,塔尔寺的核心建筑,位于全寺正中位置。殿内有一座12.5米高的银塔,坐落于宗喀巴诞生的地方。最初,宗喀巴只是让其信徒修建了这座宝塔。多年后,信徒们在塔的周围修建了寺院。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
资料所述塔尔寺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不知从建塔还是建寺时算起。被层层叠叠寺院包围的大金瓦殿,难以看清全貌。
塔尔寺的经堂。还有正在修葺的寺院的墙面细部,汉藏结合,相得益彰。

在塔尔寺漫无边际地转悠。
雨天扫兴,少拍了许多场景,包括必要的说明。等整理时,才知道漏过太多的内容。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重来的地方,也不着急。

塔尔寺的僧侣:一对从背影上看走得很轻快的孩子,还有一位看似忧郁的青年。
更多的,未被记录。或许,需要选择更长时间的停留,需要选择耐心的等候,等候好天气的出现,等候一切。
再次来到白塔前。
此时,雨已停,但水气仍然很重,塔尔寺继续被蒙蒙烟雨所笼罩。再绚丽华彩的颜色,也无法还原。
但塔尔寺依然有着很强的诱惑,无论上建筑的轮廓还是它们华丽的色彩,都是镜头捕捉的极好素材,都是视觉大餐。
非常非常遗憾的一段行程,期待着下一次,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离开湟中,回到西宁。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西宁居然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差点就想倒回去,重返塔尔寺了。
可惜,退不回去了。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东关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明大将沐英镇守甘青时联合西宁土司兴建。现有建筑为近年重建。

瞻仰。
拍照若干。
然后撤离。
离开西宁,离开西北。期待着下一次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