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全称喀什噶尔。西汉时称疏勒,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至唐,又为安西四镇之一。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473公里。
选择从乌鲁木齐直接飞抵喀什。驱车再跑个来回,耗不起时间也耗不起精力了。
涉及对喀什的描述,神乎其神,就象说阿富汗土耳其一般。心里却没底,觉得伊宁吐鲁番难道和与喀什有着天壤之别?存着这一份疑惑,一头扎进了喀什。
喀什到底有什么?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后经历代多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形式和规模。
在钟声的召唤下,教徒疾步前往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俨然是喀什的商业中心,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大型建筑。但更多的却是卖箱子卖酒具卖乐器的小作坊、小店铺,沿袭的,是非常传统的路子。

店铺前,一位维吾尔老人忘情地唱着木卡姆,全神贯注。听众有老者,也有孩子。其场景之生动,为此行所独有。
木卡姆,阿拉伯语,原意为规范、聚会,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即十二套大曲。

阿巴克·霍加麻扎。这是一个被导游手册严重误导的景点。这个陵墓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教士玉素甫·霍加。其长子阿巴克·霍加后来成为17世纪著名的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首领,这一陵墓遂以此名相传。但在更多的场合,此处以“香妃墓”闻名。清宫野史,香妃有不少的故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也大肆渲染。乾隆的“香妃”应葬于清东陵,绝对与此麻扎无涉。
整个陵墓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的建筑群,其中包括陵墓、教经堂、大礼拜堂等。陵墓是建筑群的主体,高 26米,底面横长39米,顶部呈圆形,圆拱直径17米。外面用绿色琉璃瓦砖贴面。只是陵墓的维护保养做得很糟糕,琉璃瓦砖已大量剥落。
陵墓的西部,有一座大礼拜寺,名谓:“艾衣提甲依”,节日期间供教徒们做礼拜用。近距离观察,这座礼拜寺年久失修,几成危房。穆斯林的礼拜寺,通透,简洁,朴素,毫无奢华的表现。但在局部的细节上,如屋梁与天花的彩绘,却颇为讲究,绚丽多彩。

陵园的大门左侧,有一座高低礼拜寺。它的使用随季节而交替。穆斯林们夏天在高礼拜寺做礼拜,冬天转到低礼拜寺去。高低礼拜寺的彩绘砖雕图案相当精美,而建筑风格与“艾衣提甲依”几乎一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