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2010-04-24 18:35:30)
标签:

旅行

洛阳

龙门石窟

卢舍那

河南

安阳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

分类: 行走的唠叨

    1999年,洛阳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龙门石窟的评价:“龙门石窟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代表。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魅力,而石雕在亚洲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龙门石窟是中国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态的缩影。”

    这样的评价真的是枯燥乏味。生动的、鲜活的、朝气蓬勃的龙门石窟,岂是能够用这样寥寥无几的文字描述清楚的!“杰出”、“完美”这几个词语,在汉语中或许是个好词,但肯定不是最顶级的,不是最杰出和最完美的。

    应该想些更好听的词。美轮美奂?无与伦比?使劲想,还能够有更多,但仍觉得不够,不过瘾。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魏晋至盛唐时期,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北魏和唐代两次开窟营造高峰,大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造像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显然是受印度犍陀罗、笈多模式的影响。而龙门石窟则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特点,形成了典型的中原风格。龙门石窟既不同于云冈石窟,又不同于以彩塑、壁画为主的敦煌莫高窟,也不同于生活化的大足石刻。

    但云冈和龙门的血脉相通,却是不言自明的。
    龙门石窟的具体数据:经400多年的开凿,共有窟龛2345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40多块(通)约30多万字,佛塔80座。

    龙门西山大中型洞窟由北向南有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药方洞、古阳洞等50余个,多系北魏和唐代皇家或王公大臣出资营造。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大洞窟,小佛龛,一样的精彩,纵然残损,也丝毫不影响众生的叹服。

较之于云冈,龙门的塑像几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的辉煌,近在咫尺的绚丽,龙门用近似于零距离的空间,

拉近了跨越千年的时间概念。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终点安阳,寻找历史的印痕(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