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X、Y、超Y理论比较分析

(2013-03-22 23:05:53)
分类: 经管

    X、Y理论由道格拉斯·麦克雷戈提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是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他是50年代末期涌现出的人际关系学派的中心人物之一(其他还有马斯洛(Maslow)、赫茨伯格(Herzberg)等人)。 
   在1924年他18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服务站的服务员,后在韦恩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 193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37~1964年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教授的课程包括心理学和工业管理等,并对组织的发展有所研究。1948~1954年在安第奥克学院任院长。任院长期间,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面》(The Human Sideof Enterprise)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一、X理论
    麦格雷戈将传统的人们对人性的假设称为X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1、大多数人生性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2、大多数人都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喜欢负什么责任,宁愿让别人领导。
    3、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这会导致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互相矛盾,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必须靠外力严加管制。
    4、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理智的,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5、大多数人具有欺软怕硬、畏畏惧强者的弱点,习惯于保守,反对变革,安于现状,为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惩罚,以迫使他们服从指挥。
    6、大多数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与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们将选择那些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X理论与我国古代的性恶论类似,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对消极怠工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二、Y理论
     同样是麦格雷戈提出的,与X理论完全相反,主要内容有:
    1、一般人并不是天性就不喜欢工作的,大多数人愿意工作,愿意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也可能是一种惩罚,因而只要可能就想逃避。到底怎样,要看环境而定。
    2、大多数人是愿意负责的,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则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甚至是对人的一种威胁和阻碍。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完成的目标。
    3、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的行为之间是不矛盾的,如果给人适当的机会,就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还学会了谋求职责。
    5、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它是达成目标的报酬函数。
    6、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但是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Y理论的观点与我国古代的性善论类似,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不再是监督控制,而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出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自己的个人目标;同时对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员工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共夺得责任,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超y理论(super theory)[权变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j.j.莫尔斯和j.w.洛希通过对不同企业的反复研究于1970年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是继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后的一种权变管理理论。它是以行为科学中关于企业的“复杂人假设”为依据的。认为“人是复杂的”,管理方式应依据将要做的工作性质、人员的特殊需要而定,使任务、组织、人员三者密切配合,从而产生较高的管理效率。
    超y理论的基本原则为:(1)人们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但主要的需要是去实现胜任感。(2)取得胜任感是人的共性,但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胜任感的取得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本人的权力、自由、地位、成就、交往的需要等强度的制约。(3)当工作任务的性质与组织结构相适合时,胜任感最容易满足,工作效率也就高,如果不相适合时,工作效率也就低。(4)胜任感可以持续不断的被激励。当一个目标达成时,新的目标又会产生,胜任感又会被激励,并引起积极的连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