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内家拳都讲究一个含胸拔背的身法。意为将前胸放松内含,同时将后背拔长,略有凸起之意。
于是很多原本想练太极拳的人就产生了疑惑:从小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是要我们昂首挺胸,生怕将来长大了弯腰驼背,好不容易已经习惯的挺起胸膛,怎么又要去学习怎么含胸拔背了呢?
其实含胸拔背从本意上说,是要让人养成谦虚、注重内在,以及蓄势待发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注重的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向来不反对昂首挺胸,但那一定是在关键时刻,顺势而为,为国为家,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一番事业。但从本末关系来说,一个人只有做好了含胸拔背,把能量积聚足够了,才能在关键时刻,真正做到挺身而出。留心观察,那些整天昂头挺胸的人,往往脾气都比较固执高傲,给人的感觉比较生硬,很难交流,更别说是接受别人的观点了。其实这样的人往往就犯了固步自封的毛病。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样的人往往不容易接受新的讯息,于是也阻碍了自身的进步。
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和他在一起时,不会感觉太多拘束,可以放心的对他说出真心话,于是对于他来说,也能从不同角度接受到各种讯息加以总结归纳,这样的人自身的进步和成长自然就快了。所谓的谦谦君子便是如此吧。
有人担心含胸拔背会养成驼背的习惯,影响体形和身高,其实这些都是被误导了。接受一个懂得含胸拔背的老师的教导,不但不会造成以上问题,反而会让人挺起脊梁骨,这种内在的正气产生的魅力一点也不比刻意挺胸的人差。而且即使过了生长发育期,正确的练习含胸拔背还能让身高再多长一点,这是椎骨间填充物得到更多营养而增加的原因。
含胸拔背从人体的阴阳辩证,脏腑经脉辩证来说,也是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根本道理的,这里不加详说。
如果你没有亲身试过或者还没有机会试,请不要随意否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有一句话叫“存疑待考”。或许那一天,有机会深入接触了,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