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冰心故居简介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地理位置
林觉民的故居,也是谢冰心的故居。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 , 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 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昔时种植腊梅)。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 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民国建立前后,著名作家冰心(谢婉莹)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住三个名人,当然有特殊意义了。现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修缮保护
2006年初林觉民、冰心故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保护,市政府决定对故居进行全面整修改造,整修期间,市长郑松岩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莅临视察、调研。听取情况汇报。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朱华也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并对整修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历时一年多,林觉民、冰心故居终于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各界嘉宾面前,于2007年5月18日重新开放。 林觉民、冰心故居陈列更新是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承担的。内容包括前庭院、中天井、广州辛亥革命背景、林觉民生平介绍、林觉民卧室复原、冰心与福州。庭院简介
前庭院采用具有浓郁福州特色的园林规划设计,增加了由我市书法家陈章汉书写的“一座宅院,两位名人”的石碑序语。使参观者进入故居大门,即被园内的自然 美景吸引,渴望入内一饱眼福,了解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历史人物成长历程。中天井增加了一尊林觉民半身塑像。回廊两边粉墙上挂少量镜框式的展板,介绍林觉民家 族灿若群星的人物:林长民、林伊民、林徽因等,使展览的内容得到延续,不致产生展览信息突然中断的错觉。林觉民故居厅堂两边的厢房,现辟为陈列展室,第一 展室展现广州辛亥革命背景、第二展室展现林觉民生平介绍,展室均采用具有福州特色的木格窗展墙,为复原故居面貌,特地到古旧市场收集晚清时期福州地区常见 的家俱实物,如床、妆台、凳子等物,作为故居陈列替代品,并按文人世家习俗精心摆放,梳妆台上方挂林觉民与妻子的两张照片。使参观者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 息,被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在这里曾经度过的幸福时光及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为进入下一展室作情感铺垫。展室里循环播放为配合其陈列内容的辛亥革命记录片以 及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关于三坊七巷大型文化记录片系列中的《杨桥巷17号》。故居的后花园参照典型的福州民居后花园风格规划。设一汪小鱼池,池旁种植腊梅, 园中置传统的石桌、石凳,立林觉民与妻子的塑像于桌前:林觉民正坐在石桌前看书,凉风起,已有身孕的妻子立于林觉民身后替他披夹衣,展示夫妻恩爱的生活场 景,充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重现“窗外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的感人场面。走进第四展室——《与妻 书》撰写场景,其运用声、光、电投影仪形式呈现立体效果,再现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挑灯写《与妻书》的场景,是林觉民故居陈列与展示的精华部分。通过上一展 室的情感酝酿,进入本展室,观众即被特定的场景氛围感染,完全融入林觉民对妻子深沉的情爱中,对林觉民不得不舍己之爱成全天下人之爱的爱国精神和博大胸怀 深深打动。不禁澘然泪下,在这种纯洁炽热的爱情与高尚的民族情怀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游客结束了林觉民事迹的参观之后,转入南花厅,这里根据 冰心老人生前的回忆,复原了她幼年时期的读书场所——紫藤书屋。现作为冰心的陈列展览。门楣上方正中悬挂“紫藤书屋”的匾额,两侧的柱子上挂冰心的祖父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对联。这处展室同样是采用具有福州特色的木格窗式展墙,地面铺设青石板。采用民国初期的物品和冰心作品中描写过的实物来布 置,另在外厅堂的两侧柱子上悬挂楹联“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冰心的祖父曾在院子里挂过的),使故居流溢出浓浓的书香气息,体现福州的楹联文化特色。 重修后的林觉民、冰心故居古朴生香,假山鱼池、绿荫掩映,是一处具有浓郁福州特色的园林建筑。使这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具吸引力,将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更显生动活泼,增强教育感染力,深受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前一篇:林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