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孩子上学的第895天20241122
(2024-11-24 14:20:18)一场消控证考试前后的絮絮叨叨
这是我准备时间最短的考试吧,如果刨去考编之类的。相较于五年考了四次才考出的执业兽医资格证,和仍希望考出的中级社会工作师(助理之前考出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不算长,却也将我的2024年一个季度的时间消耗了。从8月21日报名到11月22日考完,正好三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一、考试篇
为什么要考呢?这是一个好问题。实话实说,这次考,有冲动的成分。因为考试即将改革,自己担心纯线下的考试自己会考不过。我是一种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表现吧。不过,若非这次冲动,怎么会有拿证的这一天呢?
其实,这个证理论上讲,距离我使用应该还有十几年的时间。那时候的我五六十岁,体力活干不了,脑力活或许跟不上时代,经验也可能用不上。那么这个消控证就能排上用场了。天地之间一安保!
仔细想来,自己考这个证,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还能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吧。人一旦进入社会,进入职场,更多的时间是给了工作。也因为工作的各种事情,让人难以集中精力的去做一件事。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如果有某个证能在校园里面拿到,那一定要在校园里面完成。
如果已在职场,还想做一件事吧。那就放下自己的岗位,因为骑马找马只会让自己有一个兜底的保障在那里,不会全力以赴。既然没有全力以赴,没有达成所愿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考这样一个证自己想着真到了走投无路时,自己还可以做个安保。像安保、保洁、快递员、外卖员是人在社会最后的体面。当下这个社会,只有先活着,才能走下去。因此,做这些职业的人,是用了一种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方式,让自己体面的活着。
对于考试,最好还是提前踩点。亲眼看到一个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的考生,但是没有机会考试了,别人下班了。现场的做推广的老师在做讲解,多少也能记住一些知识点。在考场听从考官的安排,在培训班听取老师的建议。听人劝,吃饱饭,至少不至于因为犯了可以避免的错误,遗憾终身。
整次考试,自己刷的题大概有几千道。看起来不少吧!可对于我知道的两位考上公务员的朋友,对比他们的刷题量,我这简直就是毛毛雨。他们从早刷到晚,有的还是类似申论的题目。那种痛苦,那种坚持,那种麻痹,让我终于明白,我没考上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自律。
潇洒的人各种各样,自律的人千篇一律。他们是为了目标可以放弃一切的人。所以他们有的喜欢马拉松,有着那种执着。
无论别人怎么说,公考或者编制在我这里都是排第一位的。当下的国情,权大于利,有权必然可以图利。举个简单例子,一个普通企业工作的家长,不如有一门手艺的家长在老师眼中有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一技之长的家长,或许老师有一天能有所求,但是一般企业的家长,可能孩子毕业了,对于老师来说都没有“利用价值”。说的是不是太过于现实了?因为现实就是现实,比说的更真实。
这次考试,对于个人最大的测试在于自己还能学的进去,还想学,还愿意学。这样就不至于在不断变化的今天,自己有一天会失去工作,失去养家糊口的保障。毕竟,在考场还有那么多人在考,就证明这个证还有一些的含金量。
考试篇就先絮叨至此!
二、 感受篇
这一趟的考试之旅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所以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说说。
衣
原本计划穿件轻松的服装去考试,轻松上阵。可后来因为忘记带还是其他原因,最终穿了工作服去。或许是因为服装的规范,给了一些印象分。
曾经我总觉得,和一人相交不要看一个人的外表。要通过经年累月,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第一印象好,肯定不是一件坏事。所以说在家里不管怎么穿,但在外面,不论游玩还是办事,穿着得体一些更好。
上一份工作,穿的是工装服。随时随地可以席地而坐,自在洒脱。这一份工作是西装风衣,时刻要保持衣服的洁净,麻烦的要命。但正装加上一米八的个头,让我在考场上成了独一份的存在。原来,身高高还真的不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就像网络中的段子,一个女生图一个男人的颜值,后来她的孩子长得很漂亮。一个女生图一个男人的财富,后来她的日子过的很舒服。一个女生图一个男人对她好,后来收获的只有柴米油盐。
衣品有时可以代表一个人的眼光,也能增加一些聊资,多学一些穿搭没有什么不好。
食
在出发前,自己就准备了功能性饮料和面包。以备不时之需,路上还有口香糖,防止自己犯困。
没想到到了目的地之后,两顿正餐,自己都吃的是手擀面。有点像次坞打面,但比次坞打面更有嚼劲,更舒服。重点是这个店是出自领导的老家。
在一家当地的面包店买了几种面包,味道也不错。没去尝试淮南牛肉汤就返程回去了。
因为担心开车时吃得太饱自己会犯困。所以在出发前和返程回来前,自己都没有怎么好好的吃东西。路上都是用一点点心垫吧自己。终于回到了目的地。然后吃了母亲留下的饭菜。
每到一个地方,吃当地的食物,似乎成了我的习惯。如果时间够,我更想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
早饭,为了考试,免得影响脑力的血液分布,吃的也不多。一个面包一杯温开水搞定。足够的热量,让我解决早上的考试战斗不成问题。
住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住是一个大问题。搜索了考点周边的住宿地方。有酒店,200多元一晚。还有一个宾馆,一百多。电话联系,他说可以直接来定,不要网上定,还便宜十元。我就知道网上订,他要给平台的费用不止十元。
现在网上有很多的主题酒店,还有各种类型的民宿。但是在普通人的理念中,招待所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唯一还能让普通人解决住宿问题的,就剩下宾馆了。一百多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提供早餐,可也有热水供人洗澡,去处旅途的困乏。也让我有了一个专心休息,学习的地方。
在同事考虑到各种地方旅行,住各种酒店的同时,我能想到的,不过是那与我收入相配,能够给我解决睡觉、洗漱问题的场所。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住好像是唯一一个在衣食住行中相对稳定的地方。房价似乎有稳定的可能,70 80给00后的孩子们解决了婚房问题。于是,房产终究要迎来一段停滞不前的时段。那些还在纠结要买房的人,其实真的不用担心。供求关系,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守转换。毕竟不是简单的开支,GDP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能靠房地产来促进了。
行
能有这次行动。我除了要感谢车之外,还要感谢网络导航系统。没有成熟的导航系统的,对于我这样的方向感不太好的人,在当下几乎就是寸步难行。
还记得刚和妻子结婚的那念头,一起去参加她朋友的婚礼。因为对于路况的不熟悉,还有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不自信,因此选择坐车的计划。那一趟给她折腾的够呛,也让她的朋友多了一些安排。
古时候的人,没有条件,因此行路难,多歧路,济南在。一个人开车,这是最远的一次,自己一个人。我看到沿途风景很美的时候。比如在穿越金华山隧道。那种穿过这座山,就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很奇特。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几乎不能用脚步去丈量土地的长度了。说白了,我不能长距离跑步。容易腰间盘突出。我需要借助工具,比如自行车,摩托车或者汽车。自行车我曾经有过几辆,我想把这个内容放在《我的前半生》这篇稿子里面来写。对于买摩托车,我舍不得。对于汽车。很久以前,我总以为车是一种工具,只要能够遮风挡雨就可以了。经过这次行车,我觉得这种想法很不对。
首先从积极性来说,每个人要有所追求。贵的车不一定好,可是好的车,一定不便宜。你以为用不到的功能,其实一定有他的作用在里面。比如键盘上的换歌的功能,切换续航里程的功能,在这次出行我都实际用上了。
数字版的温控,也让我能够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温度,更好的开车。不至于在高速上还调来调去,加大危险程度。总之,努力奋斗,买好一点的车一定是让人快乐和舒服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古人那句“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不欺我。只有对比,才能发现幸福与不足。眼界,或许比只是储备更重要一些。因为他可能决定你的努力方向。方向一旦错了,再努力,只能是南辕北辙。
三、未来篇
考试的事暂告一个段落,2024年终究有了一个能够给自己交待的奖励。明年,还会有明年的考试,自己不会放弃。社工师,每天抄一个题目吧。多少也算是一种慰藉。既然决定了,就接着去做。
工作上的事,要放在重要位置。毕竟冬至大考,马上就要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2025年的方向。自己要做一个有记忆点的员工,成为一个别人所能知晓的人。为了这个目标,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继续努力。
生活上,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那么就继续着,怀揣感恩之心,感谢每一个对自己有着帮助的人。感谢每一个没有伤害我和家人的人。
最后,这篇絮叨也该结束了。没想到絮絮叨叨三千多字,原计划不过是两千不到。也谨以此文以《记录孩子上学的第895天20241122》为名,发表在博客中。当做给予孩子的一点日常记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