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NRAN-
-LINR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38
  • 关注人气:11,7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图悖论

(2013-06-06 08:06:47)
   上次介绍了形状的心理强度,表明了强度的意义,

   这次想说的是,这强度,其实是不可能“看”准的。

   因为生理原因,我们一看,就错了。

   切入正题:

   视觉,根本上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生存。

   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判断来者为何,以便逃离或攻击,

   而欣赏中间调子的代价势必是判断时间的延长,这当然不妥,

   所以整个视觉系统就在进化中变的粗暴而务实

   大家应该都对ps里的对比度滑条有印象,没有印象也会知道对比度加强是怎么回事,

   加强前的画面会显得平而灰,很微妙,对比度加强就是将这种微妙的中间调子往两头扯,

   使得明与暗像日夜那样分开。

   所以我想说的是,眼睛和大脑(包括相机)其实在做同样的事,

   在锁定目标时,人眼会不自觉的加强对象的对比度,

   使物体呈现出比“真实”更强烈的样子,

   不管是纯度还是明度,其对比都变的更强,这样方便判断,

   要跑要扑,刹那决定。 

   如此,其实我们看见的,是被自己“ps”以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图”。

  (这原图,很像康德所指的物自体,存在但不可实证)

   而正因为人眼是ps,所以才说,我们一用它看,就必犯错。

   只不过这个错,仅仅是相对于“原图”而言,对于我们人类,这个错,

   没什么错不错的——否则还过不过了!

   总之,要说的还在下面。

   下面我会用ps,来指代人眼的观察

   很多朋友画的东西很实在,很扎实,可就是没有那种通透感,轻盈感,对于微差

   还是难以把握不是么?

   因为他被观察到的对比度迷惑了!以至于明知道弱对比能更真实,还是不敢弱下去

   那么基于前面的论述,你能明白,自己的调子为什么那么干燥而不自然了吗?

   让我们一起做个逻辑游戏,其实就很容易找出,必须弱下去的原因在哪:

   假设,你开始观察,并准备写生,

   外界原图进入你的眼睛和脑,使得你在一瞬间获得一张ps后的脑图,

   我们称它为ps脑图1。到这都没问题,

   我们也知道这ps脑图1就是我们日常的经验,我们要再现的真实

   好,紧接着:

   你理所应当的把这个ps脑图1当作要画的内容,感受着它的形状强度,

   然后你一点点开始还原再现,想还原那个ps脑图1,但等它还原出来后,你发现,

   我x,怎么对比度那么强!!?哪里不对了?我每一步都谨小慎微的在走啊??!!

   到这,很多人就要崩溃了,不是么?问题在哪里?是观察本身不对么难道?!!

   其实,观察本身没有问题,也是必须的,但观察的感受只属于你自己,

   一旦涉及转述和再现,一旦你需要传达给第二个人,便需要去做逆推,这样才能“画对”。

   因为别忘了,

   在ps脑图1被画出来后,眼睛和脑子的ps本能,

   会将ps脑图1再ps一次,所以你看到的其实是ps脑图2, 

   经过两次ps的图,比起“原图”的对比度已经翻了两次,能不突兀吗? 

   这就是症结。

   所以,为了让我们最终能看见ps脑图1,我们应该先去“想象”原图的样子,

   先去减弱对比度,去逆向还原那中间灰的状态以靠近原图,以便在最后呈现给你,

   空前的,真正接近ps脑图1的效果。

   这就是有经验的画手在观察时所做的事,想象原图。

   所以不要认为写生不需要想像力,照抄是否可行大家其实心里早已有数。

   老手和新手脑中的ps脑图1大致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人,差别不大,

   说白了,老手上来就知道“不能照着画”,

   而不顾“第一手判断”,直接想象原图,最终获得想要的真实——ps脑图1。

   他提前弱化了对比,压低了嗓门,所以能在经过眼脑这个扩音器之后获得舒适的音量,

   让听者观众不觉刺耳。而新手所做的,在于他忘了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天生自带麦克风,

   所以尽管他觉得自己嗓门不大,却还是惊讶于屡屡吵到观者,沮丧就这样产生,还带着委屈。

   所以结论就是:

   想象原图,去想像那个看不见的对比度,那个被人屡次提及的中间调子。

   然后,你才能真正在眼前呈现ps脑图1,唤起“真实”,

   相信很快,你就能掌握这种想象和呈现之间的转换。

   而在此之前,你实际获得的一直都是ps脑图2。   


   (想到有人会问,根据照片练习是不是一样要想象原图。

    当然是同理,若不逆推,你获得的依旧是ps脑图2,这是逻辑上的必然。

    另外,图片本身要选择品质好的,调子最好是丝滑连续的,对练习的帮助会大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年06月03日
后一篇:2013年06月0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