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指示剂》教案
(2010-03-13 09:35:59)
标签:
杂谈 |
《酸碱指示剂》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
②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③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明白奇妙化学,源自生活。
重点和难点
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教学准备
教师:白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滴管、羽衣甘蓝。
学生: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
激趣:白纸上变红“奇妙化学,源自生活”
介绍:你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白纸上用酚酞试液书写,喷壶中盛装的是稀碱性溶液。
问:有没有哪个同学知道,科学家们给酚酞这类的物质取了个什么名字?
问:你还知道哪一种酸碱指示剂?
生:石蕊试液
问:酸碱指示剂有什么作用呢?
生: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投影]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过渡]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会有什么颜色变化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药品探究一下。
表格归纳:
|
|
加紫色石蕊 |
加酚酞 |
|
稀硫酸 |
|
|
|
稀盐酸 |
|
|
|
石灰水 |
|
|
|
氢氧化钠 |
|
|
[学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归纳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归纳板书]: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
[投影]酸碱指示剂及其显色规律
问:如果在中性溶液中滴加指示剂,有什么现象?(如蒸馏水中)
[放影]指示剂的发现史:玻义耳的趣事。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罗兰变成红色。
[过渡]科学家们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你处在玻义耳当时的情况下,你有什么猜想?
[问]你还会做哪些实验?
[引导学生]1、其它酸能否使紫罗兰变红
[讲解]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实验,最后确定两种效果较好的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
[过渡]怎样提出植物的汁液制作指示剂呢?请同学看一段录像:
[放影]紫叶甘蓝提取指示剂。
问:操作中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请指出来?
生:
问:哪些花的汁液提取出来后可作为指示剂呢?下面同学们选择植物的花、叶等自己探究一下。
[活动]学生分组实验
[表达与交流]
问:你所选择的花和叶哪些能作为酸碱指示剂?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
[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很多植物的花、叶、果实都可以用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科学家们只选取了石蕊和酚酞这两种作为指示剂呢?
[先思考后讨论]
[引导学生从变色情况,颜色区分度,指示剂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
生:
练习:现有两只试管分别有两种无色溶液,已知一种是稀醋酸,另一种是氨水,请你通过实验鉴别它们。
[组织讨论]
[归纳]检验酸碱溶液的操作步骤:
得出结论
[学生操作]指名操作
[反思]这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与能力,有什么收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