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码时代》之团队篇--VIVA

(2011-03-02 10:31:22)
标签:

viva

杂谈

“VIVA”

“ā⋯⋯á⋯⋯ǎ⋯⋯à⋯⋯哦!ā⋯⋯á⋯⋯ǎ⋯⋯à⋯⋯哦诶!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

一首听不清、也听不懂歌词的《忐忑》神曲,在2011年红遍了中华大地, 它就像iPad一样迅速成为了各大年会娱乐的“必选曲目”。好像在这个“移动娱乐元年”里,每个“细节”都需要为这个“时代”贡献出自己的娱乐元素, 当然⋯⋯“VIVA”也是一样。我这里所说的“VIVA”,并不是谢霆锋的那个专辑,而是一种更加有“范儿”的时尚生活——移动阅读。

“VIVA”是一家提供集图、文、音、视频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他们” 拥有160人的奋斗团队。目前的“VIVA”基本上覆盖了全部主流移动终端, “他们”的软件支持Symbian、Android、Java、iPhone、MTK、Windows Phone7、Windows Mobile、Black Berry等各类手机操作系统。同时,“VIVA”还拥有iPad 客户端,“这些”也让“他们”得到了超过1200万的用户。



http://s8/middle/65a4107ct9d76bd5ddb77&690

 

“VSCAR”颁奖盛典

年会,官方说法是指某些社会团体一年举行一次的集会,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家庭盛会”。在我看来年会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时代开启的交汇点。作为“移动娱乐元年”的初始, “VIVA”——以一个“移动”为核心的企业当然要凸显其“娱乐性”。其实, 每个企业的“ 年会” 都有自己标志性的特征,就像“VIVA”的第二届 “‘VSCAR’颁奖盛典”,则完全可以彰显 “VIVA”的时尚和创意。像“奥斯卡”一样, “VSCAR”同样设置了等同于“最佳男、女主角”的奖项——“‘VSCAR’最佳人气奖”。这一奖项也是每个具有娱乐精神的 “VIVA”人,炫奇争胜的焦点。大家为了这一奖项“用心良苦”。“VSCAR”最佳人气奖 “评选”采用相对“民主”的投票方式,所以每个“被提名者”都可以“公平拉票”。而这种“相对公平”也衍生了各种“暗度陈仓”,各种“雁过拔毛”的景象。最终,第二届“VSCAR”最佳人气奖,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非种子”选手斩获囊中,其爆冷程度远远大于《盗梦空间》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出局“奥斯卡导演奖”。不知道,最后的获奖者是不是也感谢了“CCTV、 MTV⋯⋯”说了一些从小如何如何艰苦⋯⋯的获奖感言,但是她的确应该感谢那些,为她 “民主拉票”的幕后黑手。

http://s9/middle/65a4107ct9d76c15234d8&690

“VIVA”是“造梦师”

“VIVA”在西班牙文里代表“热情”,而在意大利语里则可以译为“万岁”欢呼的意思。如果“VSCAR”年会可以诠释“VIVA” 的“热情”。那么呼之于“万岁”,就让我这个“Made-In-China”难免会联想到一个“王朝”。这个“王朝”不仅仅是“VIVA”在其领域里的地位,更是一种“帝国”的胸怀。就像“文莱王朝”一样,每个“王朝”的形成,都是由那些居功至伟的 “臣子”亲手缔造的,所以对于“VIVA”来说,每个“VIVA”人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006年,当所有人还在“上网冲浪”的时候, 10位对“无线新媒体”十分模糊的“VIVA先驱”,已经开始酝酿着那“胜利的欢呼”。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的成员甚至从来没跟互联网打过交道。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嗅觉”,一种对未来的“嗅觉”,这也让他们缔造了今天的“VIVA”。今天,“VIVA”同样看重“未来”,“他们”不仅青睐那些专业资深的领域高手,还对那些初出茅庐怀揣梦想的学生或者不熟悉某个所谓 “专属领域”的求职者,同样给予机会,在 “VIVA”即使你是“白纸”,“他们”也会把你勾勒成一张“美丽的白纸”。在这里你可以和队友肆意追逐共同的梦想,因为“他们”就是“造梦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