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管控核心资源协同管理价值链管理成本协同行为it |
最近好些朋友在问,协同信息管理软件也加入了业务管控,这不是进入了ERP的领域吗? 协同信息化的业务管控与ERP是不是一样的。
这里写出自己的看法,与诸位读者共同探讨,记得看帖回帖哦。
首先,ERP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简称,其对应的是对资源的管理,资源是什么,有什么特性,如何进行管理,实际上就ERP来看,个人认为其重点关注的是资源的记录、利用和管控,这里的资源有货币资金的管理,最后就形成了财务系统,有物资的资源管理,形成了进销存、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的基础,有人的管理,最后变成了HR系统,这些系统在企业管理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核心作用,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特别地,个人非常认同企业将核心资源交由ERP系统进行管理,从而提升核心资源的利用价值、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为企业提升价值链创造能力,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打下基础。
而企业是否需要全价值链都作为核心资源进行管理,这就值得商榷了,实际上一个企业不可能在全价值链上都强,都是核心资源。如果全部作为核心资源进行“重磅级”管控,势必会大幅度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对人、财和物力的消耗,而这一块管控的价值贡献却未必大。
那么,这些非核心资源应该如何管控呢?个人认为应该进行核心环节、过程的管控,从而提升行为绩效、提升团队协作绩效,从而通过管理效率的提升达成提升整体价值链能力的作用,而又不至于投入巨大的管理成本。
这就引出了行为如何管控,协作如何进行的问题,这是协同管理软件从组织行为出发的管控重点,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团队信息共享等会创造很大的价值,并且由于行为管控有自己的不同于资源管控的特点,其实现的原理、方法和效果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将协同管理软件与ERP软件作为互补产品而不是竞争产品进入企业信息化的软件配置,即可达成高效的信息化企业。
行为也即是活动,可以视同为事件,首先要解决的是事件的描述问题,对于事件的描述,有时需要非结构化的信息描述,有时又需要加入结构化的元素,综合起来形成结果。
行为与资源的不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看,以发货管理为例,发货管理在ERP中是以出库、退库为本质,结果是要核算库存并形成收、发、存得报表作为结果,而行为管控强调的是发货的过程管控,包括客户的有效性、发货行为的有效性、合规性、授权,最后形成发货的决策结果。
在整个发货的过程管控上,ERP和协同管理系统是殊途同归,都是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这是共同点,而不同在于过程的目的,ERP是为了核算需要,协同管理软件是控制过程的有效性,是非常互补的,实际上协同行为管控的结果就是ERP需要的增减库存的依据,如果对于库存的核算和监控不是那么重要的化,直接使用协同管理软件就可以完成发货的管控,这在很多价值不高或者非核心的库存物资管理上都是可行的,是吗?
而协同发货管理的结果可以形成发货的比库存中以物资特性为主导的更多的行为主导的统计结果报告,如谁审批的发货,哪些部门的发货,哪些客户的接受货物等,这在ERP中其实成为辅助核算都是很牵强的。
呵呵,先写这些吧,赶快去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