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应用原子协同原子设计属性致远协同it |
分类: 设计手稿 |
致远协同软件务求加入应用原子的构造,而加入构造的前提是需要说服老板,这里协同原子的构成定义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从结构上看,协同原子是一种框架,能够基于协同首页门户形成一种应用,或者多种应用的组合形成的应用,听起来有点绕口,举一个例子:
部门是组织的基本构造,部门协作的事情很多,就管理行为看有计划、沟通、讨论、会议、任务安排和指派等等,这些活动都应该设计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应用,使得上下级之间完成计划审定,个人完成计划执行的反馈,多人之间沟通、讨论,也可以在讨论中与某人就某事进行单独的私聊,形成隐藏性的文字留言,而这些应用的组合就构成了部门的日常活动,这种日常的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互联网上的部门空间的话,就相当于在互联网上给部门开出了办公室,大家都在这里工作并互动。
提炼出以上的原子,我们看到有共同的属性:人、信息、组织、团队、空间,而信息之间可以互联,信息之间有查看、送达的权限等等,对这些进行抽象,就可以形成协同的基础应用-协同原子,也可以叫应用原子。
总结起来,协同原子应该是:
1. 一个协同文档:致远已经定义的复合的协同文档结构包含一组含标题、正文、一堆属性,以及附件、评论或者回复等构成的复合的文档体;
2. 多人权限:而权限细化到内容,内容中的正文、回复信息、附件都可以单独授权,从而构成对多种人员的不同使用权限;
3. 可以关联其他原子:如文档可以关联自由协同,协同可以关联文档、日程、任务、计划,这种关联是信息复杂构造的互联网基础结构,是协同原子组合的更大价值;
4. 可以组合到组织架构、业务项目、空间下:这个概念在这里看会有些模糊,需要结合致远协同管理软件的空间、项目、组织的概念进行整合思考,鉴于有复杂性,不展开描述;
5. 可以与时间进行组合:这是现在较为缺失而又应该补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