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隐约的记得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是在我学校组织的一次招聘会上,我被重重的击了一下,并非我很脆弱,关键是击到了我的要害之处。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公司事物繁忙,顾抽不出人来我学校给贵公司招纳人才,但眼看招聘会就要开始了,为了能稳住群众的情绪,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了招聘会现场,当然我不是来应聘的,我是来招聘的。我惊呆了,看着一个个招聘的岗位,再看看所提供的待遇,我不由的感慨道:TMD,果然是人才如粪土呀,一个月就五六百块钱,都不够给孩子买尿布和奶粉的钱。
这让我对“大学”,这个培育人才的机构产生了质疑。我很憧憬我的小学时代,因为那时我们都很天真,就连上个厕所也要给老师打个报告,因为那时候最害怕的人就是老师。我很反感我们的中学时代,它包括初中时代和高中时代,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已经告别了小学时代,我们也就不再怕老师了,我们开始怕考试,最主要的是怕考试时没人给我们答案抄。后来我们就到了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另类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捣制我们的发型,可以穿各种长的短的,透明的半透明的衣服,也可以和各种性别的人谈恋爱,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去各种场合撒欢。
而大学四年后我们却再也张狂不起来了。我想我们至少也算是个高素质本科人才哩,咋就不如一个大街上的乞讨着哩,人家虽然白天游荡于大街小巷,但晚上还可以住豪华宾馆,而且精神生活也不欠缺,作为一名高素质本科人才,我们却只能满足于四五个人合租一套房,主餐吃菜夹馍的生活。就像是中国现存的两个很极端的群体,一个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一个却四处寻找内心世界的刺激。
我最讨厌把一张纸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与知识的标准,但我们的招聘公司却是很在乎那张纸的,我们的学校也不例外。纸的级别高了也就代表着你的能力和知识都很牛B了,就像我们的学校一样,教授总比讲师牛B,那院士就更牛B了,所以教授所做的事就比讲师所做的事牛B的多了,院士做的事也就比教授所做的事牛B多了。我记得有一个北大的学生,他是专门研究种花的,人家证也拿了不少,可后来连一颗仙人掌都种不活。都TM真牛B。
大学生创业这个提议一直很好,并且“创业”这两个字也一直很火,因为只要一提到这两个字领导们总会说一大串很有韵味的话,听完领导的话后我们也经常会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后来,很多同龄人都去创业了,我认识的一个人去摆地摊了,摆地摊也不错,万事开头难嘛,先从小事做起,我表示很支持他。刚开始是在校园摆的,可后来校管中心负责人说校内不能摆点,影响校园环境。我那位哥们说,咱学校那边的小卖部不是也是私自摆的点吗。负责人说,她是我家亲戚所以可以摆的。哥们说,那那边那个移动公司也在私自摆点呀。负责人说,人家交场地费了,所以摆呀。哥们说,那我也交行不。负责人说,你交了也不能摆,你能交一万不,你走吧。以后那位哥们也就没能在校内摆点了,他把视线转移到了校外,但校外也不太平,他摆点的第一天就被城管给抓了,说他影响市容,最后罚了一百块。以后他再也不创业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已经五年多了,论能力,他至少应该是个部门经理,但是他却一直是个员工。我问他难道你不想往上爬呀,或者跳槽也行。他说,当然想爬呀,也想过要跳槽,可是到哪都一样。我说,什么一样呀。他说,到哪我都不会喝酒呀,酒量好的爬的快。我说,你练酒量木。他说,我试过了,我喝多了就喜欢骂人,尤其是骂我的上司。我说,那你完了。
其实我们也有理想,只是不敢去谈。也谈不起。
注:此文荣获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