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静以修身 <wbr> <wbr>俭以养德(四尺隶书横披) [转载]静以修身 <wbr> <wbr>俭以养德(四尺隶书横披)](//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入则笃行,出则友贤”出自《荀子
子道》:
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过也。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意思是:孔子说:“我猜想是他的举止不恭敬吧?是他的言辞不谦逊吧?是他的脸色不柔顺吧?古时候有人说:‘衣服给我,恭敬地给我,但我不依赖你。’如今这人早起晚睡,耕耘种植庄稼,手脚上磨起厚皮来奉养他的亲人,并没有上面说的这三种情况,那么为什么没有获得孝子的名声呢?”
孔子说:“使用自己的意志,我告诉你,虽然一个人有国家大力士的力气,但不能举起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因为没有力气,是形势不可以。所以,进入家中行为不修养,是自身的罪过。出门在外名声不显著,是交朋友的过错。所以,君子进入家里那就诚恳行为,出门在外那就对朋友贤明,这样做了怎么还会有不孝的名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