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读高中的孩子沟通得法,才是明智的家长!

(2014-12-14 14:51:30)
标签:

广大教育

广州中小学辅导专家

高中家长

高中学习指导

高中学习规划

分类: 高中教育

 与读高中的孩子沟通得法,才是明智的家长!

案例描述:

我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中,孩子刚考完十五校摸底联考,年级排名出来了,她排在全年级60多名,比上学期下滑了20多名,再过两个星期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我这个做家长的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没想到一向文静的女儿,冲我发起火来并大声地跟我吼道:“整天你唠叨个没完,烦不烦呀,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您就不要管我了……”

我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难过。孩子上高中了,我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难道有错吗?

分析:

高中阶段,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要充分认识到高考备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指导孩子怎样复习功课,怎样做作业,那是老师的事儿。

我们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功课、学习的内容了解甚少,既然不了解,就不要瞎指挥,乱发言,给孩子添乱。

高中年级期末考试是对高中生的第一次高考前的临战检阅,其意义不同于其他年级的阶段性测试。

各区的测试试卷内容虽然各异,但目标朝向是清晰的:把握高考趋势,体现高考实战要求。

因孩子刚考完十五校摸底联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找出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告诉孩子要认真分析试卷,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粗心、知识点没掌握、不符合答题规范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

而不是监督孩子有没有长时间坐在桌前学习,能否把某科的参考资料按计划复习。这是一种非常失败的管教方法。

这种方法一方面不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内化为自我积极主动追求的策略和思维,另一方面常会使孩子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自我突破和提高的关键。考试成绩上不去也就在所难免了。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管教孩子方面父母过于细心,渴望孩子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采取的方式是不恰当的。

如过多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对孩子天天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过多地督促学习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增加焦虑和烦躁情绪。

有的考生跟我讲:“我每时每刻都在父母的压力下,饮食起居都被照顾得很好,父母还时常搜集一些模拟题让我做,对父母的关心、照顾,我也感动过,也知道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我好,但就是不知为什么会烦躁、不安,心里异常紧张,严重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建议

第一,好好倾听

当父母以倾听者的心态和方式打开话题,就会在不经意间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在这一氛围中,孩子往往能畅所欲言,而父母也能了解更多孩子的想法和信息,为下一步对症下药的教育奠定基础。

当孩子与您说困难或心中的压力时,您要多听少说。

不要说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

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您只是带着耳朵听,孩子跟您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您的信任。

其实孩子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

这个时候孩子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父母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安慰,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是爸妈的最爱,爸妈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第二,好好打气

许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除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外,往往还是缺乏自信。

因此在考前,父母要给孩子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要给孩子减压、松绑,要多鼓励孩子:“只要花了力气,考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

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轻装上阵去参加考试,而不是顾虑重重,带着沉重的包袱上考场。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平心静气地进入考场,发挥应有的能力,取得好成绩。

第三,降低期望

高中这一年孩子要参加很多次的考试,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模”和“二模”等,没有一个孩子能确保每次考试都比上一次考得好,因此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正常的。

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家长理解的误区。

高考前的一些重要考试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检验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帮助考生查漏补缺。

考生只有把遗漏的问题解决好,弄明白,就会离高考成功越来越近。

因此,父母一定要走出这样的误区:不要有期待孩子每次都要考好的想法。

高中这一年,孩子考试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是孩子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家长在指导孩子的学习上,有7个方面是需要好好注意的。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以下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实验课七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一、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

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

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

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

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

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

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

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

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

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

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

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

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

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

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七、实验课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2.注意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验要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测定数据,做好记录。同时要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注意安全。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而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

广大教育更多相关文章

【广大教育——广州一对一精英式中小学学科辅导中心】
100%省一级重点学校专职骨干教师任教;

100%金牌外教英语口语;

100%个性化VIP小班设置。

100%教育界资深人士管理。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38802362

QQ:1343466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