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金桥文化中心 王明祥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高考也正在从精英选拔向分类选拔、多元化录取发展。高校自主招生的施行是高考分类选拔、多元化录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面试招生通过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出了又一个重要信号。
从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开始,到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涉足破冰之旅,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钩,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经面试、考查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意味着“面试”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高考考生的视野。于是,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考什么?怎么考?种种疑问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焦点一:高校怎么考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面试考试中,学校随机抽调五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与考生一对一交流15分钟,每个学生面试时间为75分钟,录取结果最终由专家面试小组商议确定。
面试前半个小时电脑随机抽样,分配不同专家面试组所对应的考生,一对一面试完毕,五位面试教授以A、B、C、D四种类型的评分标准完成对考生的面试打分,对每组考生进行淘汰。随后该组教授就考生的面试表现进行合议,如不存在异议就意味着“通过”,若意见不一致,再由招生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召集面试教授复议,经讨论若确为某专项领域有特殊才华的所谓“偏才”者,可以通过复议形式举手“通过”。专家名单、专家分组名单和学生分组名单均严格保密。所有面试专家和工作人员都在面试前签署保密承诺书;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回避措施,专家和考生都有权提出回避;所有面试过程全程录音,专家面试记录和决议书全部存档。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与复旦相呼应,是2006年国内“面试招生”的另一所高校,上海交大的面试形式与复旦相似。考试由小组讨论以及考生、专家单独面试两部分组成。在小组讨论时,五名考生围绕一个给定的主题畅所欲言,五位专家给每个考生打分。上海交大也将专家分为五人一组,但具体面试方法稍有不同,在考试中五位专家同时对一位考生进行约20分钟的面试,然后各自打分进行筛选。
香港大学:在香港大学的面试过程中,面试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间等候室。面试房间布置得很像“圆桌会议室”,考生在面试时可以放松地发挥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香港大学的面试并不是一问一答,而是采取聊天式的,很开放。面试时每组七个考生,用英语聊天,老师在此过程中观察考生的综合表现。首先每人有半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自由讨论,最后每人有一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在这期间,考生都应尽量争取多发言,多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
香港大学不进行单独的英语听力测试。面对考官的全英文提问,能听懂考官的意思就是对考生英语听力的无形测试。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面试包括中文面试和英文面试两部分,中文面试还包括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个人面试为15分钟,监考人员将考生材料递给老师,考试形式为个人简述2~3分钟,老师提问10~12分钟。
小组面试为36分钟,每组有八名考生。监考人员宣读小组面试规则,考生抽签后就座,并将自己的名牌放在桌面上(A1、A2、A3、A4;B1、B2、B3、B4)。题目反扣在桌上,这时可以打开题目,不可以和周围人交流,独立思考5分钟。按照A1、B1、A2、B2、A3、B3、A4、B4的顺序,每人有1.5分钟阐述个人观点(共12分钟)。在自由辩论过程中,每个人每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个人总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8人共发言24分钟后或者小组内发言间隔超过2分钟,考试结束。
中文面试结束后,另行安排时间进行英文面试。考生可根据时间段寻找面试搭档,两人一组。抽签决定面试讨论问题,几分钟准备后,先由老师对个人提问,然后两人针对抽签决定的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面试老师有三位,一位英语老师,两位专业课老师。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面试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自我介绍,考生介绍时应尽量简明扼要,时间过长老师会予以打断。第二部分考生从老师手中抽取一卡片(汉语的),根据卡片上的问题来陈述观点和看法。面试专家的提问跳出了传统考试的框框,很有针对性和时代感。第三部分是英语测试,考生选择题号,老师把题目念给考生,考生用英语谈谈自己的想法或提出建议。
焦点二:面试考什么
面试时,考生大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有的考生在接到面试通知后,就开始为面试做准备,收集材料,但是由于提问者提出的问题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多数问题涉及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时事的关注程度等,因此多数问题让考生们感到意外。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一、许多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自主招生高校的测试内容中频频出现。试题很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发生在考生身边常见的问题,例如:
1.创新对社会有何用途?(复旦大学)
2.面对企业的金钱诱惑,你会放弃科研吗?(复旦大学)
3.如何用“文化指数”来衡量国家的实力?(复旦大学)
4.
谈谈对马加爵现象的看法。(复旦大学)
5.你对雷锋怎么看?(上海交通大学)
6.有一家国有企业和微软同时邀请你,你去哪一家?(上海交通大学)
7.你对医保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上海交通大学)
8.开放中国银行市场,给中国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香港大学)
9.社会上很多家长在高考中,为了让考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而联合一起去自愿捉蝉、维持交通秩序,你认为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南京理工大学)
10.城市废水里含有什么,用你已有的知识如何解决?(南京理工大学)
二、国家大事和时事成为每年自主招生考试面试试题中的另一重头戏。因此,在高考前夕,考生不能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常读书看报、常思考是有必要的。例如:
1.昨天的新闻有些什么内容?(上海交通大学)
2.你知道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吗?(上海交通大学)
3.请对近日国内外大事举一例,并解读。(上海交通大学)
4.目前中国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香港大学)
5.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具有可继续性?(香港大学)
三、面试试题一般还具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意味,考查学生多角度来认识问题的能力。如:
1.一个被刺扎破手指的小姑娘看到花下有刺而说玫瑰园是个坏地方,另一个小姑娘看到每丛刺上面都有花,说玫瑰园是个好地方。请就两个小姑娘的意见发表看法。(南京理工大学)
2.问一个问题难倒我,前提是你必须知道答案。(复旦大学)
3.你一生是否受过挫折?它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复旦大学)
4.谈谈你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有何看法。(复旦大学)
5.假如你知道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到了社会工作时全都没有用,你作何感想?(上海交通大学)
四、考查同学们思想品德境界的试题。例如:
1.说出你父母的生日。(复旦大学)
2.谈谈你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复旦大学)
五、考查常识类问题。例如:
1.请列举钟有哪些用途?(复旦大学)
2.简述你理想中的宇宙。(复旦大学)
3.描述你所希望的大学生活。(复旦大学)
4.山西省会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
5.为什么轻轨在快进站时会有个上坡?(南京理工大学)
六、考查学科专业知识的试题。例如:
1.证明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复旦大学)
2.步行器电机功率是多少?(上海交通大学)
另外,一些敏感话题往往也被列入面试考题中,例如前年香港大学的面试题,就有一道让考生有点“不好意思”回答问题,那就是讨论“性教育”。一位考生说:“开放地区就是比较自由,可以就有关敏感话题展开讨论,这并不是什么坏现象,即将进入大学学习,就应该有这方面的准备。”
焦点三:注意些什么
考生在参加面试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在随机提问时,考官针对考生在自我陈述时的信息提出问题,相对灵活而没有固定答案,因此信息的把握主要在考生。只要随机应变、自然回答、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如果在面试中考生陈述的内容有不真实的情况,在此处被考官发现,那对于考生则是非常不利的。
二是要注意个人谈吐,要用简洁而富有逻辑的语言把问题回答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是考生答题眼光独到易得分。面试招生的评判标准和其他考试的标准不同。考生面试中的问题,多数都留有较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回答得对与错虽然重要,并不起决定作用。面试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思想品德、思维方式、逻辑能力、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学习研究潜力、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特长等,对这些方面的评判标准本来也是多元化的,专家会根据经验来分析考生的可塑性。如果回答中规中矩,专家一般只打中档分;而能表现出考生的独立思考、独到眼光的,专家往往会打高分。
焦点四:比高考还难的“高考”
自主招生录取由于不仅仅凭高考成绩,所以被很多人认为是一条容易上大学的“捷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获得资格,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其实比高考还要难。其一,笔试虽然坚持高考的模式命题,但难度更高于高考试题。某年自主招生进入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黄琪翔,在回忆笔试时,一口气说了三个意外:一是题型,全部是选择题;二是考查面广,考了十门,几乎包括了中学文、理科的所有高考科目,打破了人们意识中的主副科概念;三是题目的面很广,比一般的考试要综合得多,更像是一次对于高中所有教学内容的综合能力测试。“完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这是以往考试从未有过的。”这是黄琪翔的深刻体会。其二是录取比例,因为只有5%的本科计划,而报考者又多,所以常常是几十甚至上百个考生中录取一个。对此,考生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轻松一点,意外发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453d50100ie0e.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