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管”是为了“不管”
(2011-01-06 22:21:33)
标签:
转载 |
班主任管教学生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出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培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三年级小学生具有精力充沛、喜动好奇,缺乏经验和自制力,思想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他们既依赖老师,又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要使学生在其位谋其职,第一,班级必须有正确的班级远景,还必须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及优秀的班级文化。其次才是必要的管理。一个班级理念如果有问题,其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就必然存在致命的缺陷,班级文化再好,管理再先进,都无济于事。
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员工根据岗位职责说明书,认真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企业中不存在懒蚂蚁。企业可以实施以岗定薪,根据不同的岗位支付不同的薪酬。这里的前提条件是岗位职责清晰明确,薪酬体系公平公正。对班级来说,则是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并设立适当的奖励措施。
首先,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学校一日常规要求。从早上值日生清扫时间开始,到下午放学为止,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我都想办法使每个学生清楚了解。例如,值日生进入教室之后,按照任务范围井然有序打扫教室。清扫之后,发放当日要用的作业本。学生排队入室后,放下书包立即由单词背的好的同学领背单词。十分钟之后是五分钟计算测验、十分钟词语听写。打第一遍预铃时,准备好当堂课物品,并坐端正,背着单词等待任课老师上课。任课老师一进教室,马上安静做好。整个班级展现出来的是一派蓬勃的精神风貌。每到这时,我都会对全班学生竖起大拇指,并多次表示作为一个任课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老师上课的劲头格外足。开始时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很多,但是我总是这样表扬,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做得越来越好。时间长了,自然形成了习惯。
小干部的职责是什么?
老师外出时,班长负责提醒同学们调课之后的课时安排。班主任老师外出,临时换课,可能会出现老师忘记上课的情况,班长负责提前两分钟提醒任课老师到我们班上课。放学时负责与带班老师一起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记录当日表现突出的好学生和班级大事。
小队长负责收取各科作业,送交课代表。放学时负责检查并督促本小队同学收拾好座位周围卫生。
课代表负责收发本学科作业,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对本节课同学表现情况的评价。
普通同学的表现如何,直接决定班级整体情况。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遵守学校一日常规,使小干部无意外事可管,使老师无大事可做。这是班级管理上升到一定层次的表现。明确一日常规之后,则是具体实施阶段的配套奖励制度。我采用了挺多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很久以前的七色花计划、闲话大王评比表、各类英雄榜、积累三角升级法、量化考核表,到如今的小项涂表格评比表,都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作业、纪律、值日、背单词……伸手可及的具体评定,使学生更加明确遵守一日常规,做个自律的人的重要性。而不定期的总结、奖励、反馈制度,更激发大家自主管理的信心。
如今,我很少在班级进行思想教育,或者长篇大论的强调常规要求。学生慢慢成长为有规矩、自律的人。最让我欣慰的是,上个月我外出学习一天,班级里有大小突发事件发生。昨天我请了一天假,班级每个同学都很自律,完全做到自主管理。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还会犯各种错误,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并改进班主任工作,最终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