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和平里一小的性教育课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心理健康、青春期 |
导读:近日,少儿性教育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话题,先是中小学性教育试点校将在年内扩至45所,紧接着80万册中学生性教育读本将发放至学生手中。目前,小学生性教育面临“三无”窘境:一无教材,二无教师,三无课时。然而经过两年的摸索,少儿性教学模式已初见雏形。下面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性教育课堂教案,大家可以借鉴看看。
孩子们在体验母亲孕育他们时的感受和种种不便。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告诉孩子们“我是从哪来的”。
课堂现场
拟人方式道出精子卵子
为了引发孩子们对于生命诞生的兴趣,和平里一小的马老师先以种子发芽、鸡蛋孵化小鸡等动植物诞生的短篇为引子,引发孩子们提问。
随后,五花八门的答案就接踵而至,有的学生说“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有的说“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还有些略知一二的小朋友更是语出惊人,“是从受精卵里出来的!”“从妈妈的精子和爸爸的精子里出来的!”
引起孩子们兴趣后,马老师趁热打铁,开始介绍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精子和卵子。为了让孩子们不至于混淆,马老师用精子(sperm)和卵子(ovum)英文第一个字母的谐音,给他们取了个昵称,精子叫小思,卵子叫小欧,并以拟人的方式讲起了故事。马老师讲道,“小思是一个精子,他就住在爸爸的身体里,还有其他3亿多个兄弟和小思住在一起。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长,小伟擅长奥数,小威擅长绘画,主人公小思虽然奥数不好,唱歌走调,但它却是个游泳高手。这个长得胖乎乎的可爱小家伙是卵子小欧,她不像小思有个大家庭,而是和大家一样,是家里唯一的娇宝宝。因此她特别渴望能和小思他们做好朋友,但是他们想要见一面可不容易,因为相见的路途既遥远又艰险,甚至还要通过考试哟!”听到这儿,孩子们立刻来了兴致,着急地问,“要通过什么考试?怎么见面啊?”于是,马老师顺水推舟,让孩子“体验”了一把。
马老师让男孩子们来做精子,让一个女孩来做卵子,用课桌码成一条细长的跑道,跑道上设置了两个障碍圈。扮演精子的男孩子们需要顺利钻过这两个障碍圈,并第一个答对由扮演卵子的女孩提出的问题,才算获胜。撞倒障碍,或碰到跑道两边课桌的男生均被淘汰;回答问题只有一次机会,答错者也将被淘汰。
游戏一开始,扮演精子的男孩们都争相抢着钻圈,有的两个人挤到一个圈里被卡住了,立即被淘汰出局;有的一边钻,一边抱怨,“圈真小!真难钻”;还有的冲劲过猛,直接撞倒了障碍圈……最终,有近一半的男孩通过了障碍,来到第二关答题环节。没想到“关底”淘汰率更高,前三名均告失败,当第四名闯关成功后,男孩感叹“真不容易”,另外几名失败者也嘟囔着,“太艰辛了!”
游戏结束后,马老师播放了一段卵子受精过程的视频,当孩子们得知历尽千辛才见到面的小思和小欧,还要经历四天的时间才能安全抵达他们的家——子宫时,都惊讶得张大了嘴,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
模拟孕妇感恩父母
看到胎儿在妈妈的子宫中慢慢长大,逐渐显露出人形,孩子们都兴奋得指手画脚,“看!那是手!”“小脚丫真好玩!”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艰辛,马老师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书包背在胸前当作肚子,做弯腰、捡东西、系鞋带等动作。班里瞬时乱作一片,有的捡东西时一下把“肚子”掉在地上,有的蹲下系鞋带时,被“肚子”坠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最后,马老师还展示了一篇由一位母亲叙述的分娩感受的日记,并让同学们给自己的妈妈写些心里话。
一名小女孩写道,“妈妈,我知道你怀我的时候很辛苦,生我的时候很痛苦!你不要害怕,还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