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0年中考考前指导

(2010-12-24 12:28:13)
标签:

转载

一、地毯式扫荡。

细读温书材料,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二、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

“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 是需要努力,因而比较紧张和被动,“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三、答题最明智可取的是“轻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即:“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保持一种决不轻弃的进取精神,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秒钟。

四、“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碰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旧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

五、“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闻名棋手的一句经验之谈,但对我们考试也有借鉴意义。

特别是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精彩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非常重要。

如:

(1)是填写名称或符号;

(2)是用文字解释还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是制气装置还是收集装置;

(4)是选正确还是错误选项;

(5)是表示化合价还是离子;

六、审题技巧。

1、从审问题开始;

2、从冗长的题目中,圈画出最关键的字词或用语。

3、找出与问题有直接关系的物质、性质、用途、概念及术语;

4、对其是否匹配、是否需要再处理进行分辨,得出有用信息;

5、判断做出解答。

六、善于给解题搭桥、铺路。

1、积极改写不习惯的、复杂的格式:

(1)涉及物质——改写出化学式;

(2)将文字叙述的反应——改写为化学方程式:

(3)将推断题的框图——改写为方程式的格式;

2、巧用图示法:

(1)把较复杂的文字叙述——改为简单的“图示”,易看懂,易理解;

(2)把实验的步骤——用“图配文字”回答,表达清楚、准确;

 

3、陌生问题的化解与突破。

(1)联想与之最相近的例子。与之进行有效对比、发现异同,有效改造,为新问题搭桥、铺路,达成有效突破。

(2)善于运用截取、复制、替换的思路。截取和复制的是原题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替换的是问题中需要解决的新自变量,摸仿突破。

七、表达的准确度

例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回答的题:三个词:运动、间隔、改变

例2、燃烧与灭火的题:用燃烧的三个条件逐一排查,缺谁或是消除了谁。

例3、

八、注意一般与特殊

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特殊(排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AB+CD===AD+CB(条件: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沉淀或水之一)

3、A+BC===B+AC(条件:A比B要强,BC为溶液)

4、燃烧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特殊: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加)

5、

九、一定与不一定

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3、酸一定显酸性,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4、碱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5、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十、唯一(特殊)

1、通电的反应

2、能吸水的液体——浓硫酸

3、在空气中会变质的物质:食品、铁、生石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十一、能证明吸热或放热的方法有:

1、温度计

2、手摸

3、热胀冷缩

十二、取得气体及体积的方法

排水法、排空气法、抽气法;量筒或量杯

十三、实验格式

1、取¥¥少量于试管中;

2、加入(通入)适量的¥¥,并振荡

十四、数图题

1、找起点:与第一种物质的要素

2、看终点:如果是生成物(反应物之一为一定量),则终点一定位于平行于X轴的线上,一般高于起点;

           如果是反应物,则终点所在位置有可能回到X轴或平行于X轴,低于起点;

十五、重点化学方程式

1、3Fe + 2O2 点燃 Fe3O4

2、CO2  + H2O==H2CO3

3、CaO+ H2O===Ca(OH)2

4、2H2O 通电 2H2↑+ O2

5、2H2O2 二氧化锰 2H2O+ O2

6、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7、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8、Ca(OH)2 + CO2 ==== CaCO3 ↓+ H2O

9、2NaOH + CO2 ==== Na2CO3 + H2O

10、CH4+2O2点燃 CO2+2H2O

11、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