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三生家长要学会 外冷内热 不要过度焦虑
(2010-12-23 00:29:25)
标签:
转载 |
初三生活开始了,家长们也进入了“初三状态”,有的家长甚至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对此,相关老师建议家长要学会外冷内热,不要过度焦虑。
记者从一些中学了解到,还没开学,家长们就忙开了,买补品、请家教、报辅导班、买辅导书,有的家长还特意给孩子换了大房间,就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赵女士说,他们家的电视和电脑都贴了“封条”,打算孩子中考前家里谁也不看电视不上网。家有初三生,全家人都跟着进入了备战状态,可家长的这些关心孩子并不买账。一名初三生说,家长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什么都别干,别添乱就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昭良表示,面对初三生,家长要学会外冷内热,不管心里多着急多紧张也不要表现在脸上,不要把家庭的重心一下全部移到孩子中考上来,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
合格的初三生家长应该做到:
情绪要稳定
升入初三后,孩子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情绪很容易产生波动。一两次考试的失利,新环境的不适应,或新同学相处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给孩子正确引导。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看着孩子成波浪形的考试成绩,家长不能总是在孩子面前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须考上xx中学”,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家长一定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做到外冷内热,私下里积极为孩子寻找各种提高成绩的途径。
其次,家长对孩子要少说多听,切忌唠叨。压力大,孩子焦虑是正常的。此时,家长要设法充当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苦处发泄出来,并能及时得到家长的安慰和鼓励,孩子的心情自然会舒畅起来。家长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过去如何不用心、不努力,或整天把中考挂在嘴边,提要求,讲大道理,说得越多,孩子的逆反情绪就越大。
家庭氛围要和谐
居家过日子,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家长要适当减少社交活动或娱乐活动。家里整天客人不断,或吃饭,或打麻将,都会使孩子心烦气躁。
另外,家长也不要过分呵护孩子,制造紧张气氛。为了中考,有些家长刻意营造出“一级备战”状态,电视不敢看,大气不敢出,一会儿给孩子送杯牛奶,一会儿又削个苹果,时时处处围着孩子转。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不自在,形成心理压力。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营造一种“战时”如“平时”的学习情境和家庭气氛。
树立自信多鼓励
孩子焦虑往往是因为不自信,因此,在孩子面前,无论模拟考试情况如何,家长都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这只会让孩子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
成绩处于中上或波动较大的孩子,基本功一般比较扎实,考试结果如何,关键还是孩子的自信心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告诉孩子“保持冷静,相信自己,你能行”。只要孩子树立起信心,调整好心态,就会考出理想的成绩。
在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稳定的小环境的同时,家长还要关注中考这个大环境,当好中考信息员。在孩子全力复习准备中考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搜集各学校的报考信息,包括各校提前招生情况、体检时的注意事项、填报志愿技巧等。这样能减轻孩子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复习备考当中。
家中有考生,一般都是全家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这种情况不能说是不好,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一味地从自身出发来决定孩子要什么,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外冷内热,切实能够帮助孩子备考而不是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