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何许人也?他现年78岁。27岁时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稻盛和夫与松下幸之助(松下Panasonic)、盛田昭夫(索尼Sony)、本田宗一郎(本田Honda)并称日本四大“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是其中年龄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季羡林先生赞赏稻盛:“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这篇博文中,我之所以提到这位经营之圣,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近期看到一则新闻:2010年2月1日,受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邀请,稻盛和夫重出江湖,出任日航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时的日航在2009年巨亏2600亿日元,累计亏损20000亿日元。在就任仪式上,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收分文报酬,坚持零薪酬;二是不带任何旧有经营团队进驻日航。转眼半年多过去了,最新的消息是:在4月至9月这半年时间里,日航取得了870亿日元的盈余。
   
还有一个原因:在2009年的11月2日的五洲大酒店,我有过一次近距离聆听稻盛和夫演讲的机会,当时做了很详细的笔记,在接下来的半月内我一口气阅读了他的著作《活法》系列丛书。如今,当我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时,才发现自己在领悟他经营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受到了多么大的启发,受益良多!
今天,我再次翻查和整理稻盛和夫的演讲笔记、读书笔记,仍有新的收获,他的思想不仅是教人做事,更是在探讨人生。在简单编辑后,我决定将精华(我认为的)拿出来与各位分享……
   
一.稻盛和夫的演讲:
   
他首先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史,强调了众多日本企业都是在反复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发展的,而这中间大多企业都变成发展路上的尸骨,“波动如命运一样无法避免”。但是国民为了追求富裕,在拼命工作,日本企业也在不断向追求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其中也不乏一部分企业选择了投机,追求股票和土地,可是离开了实体经济,泡沫就会逐步加剧。不管你拥有多高的占有率,多先进的理念,在经济危机面前都会不堪一击!
   
随后他抛出了层层铺垫后的观点:发展企业要慎重、坚韧!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时刻准备着,成为像角斗士一样的战士。要随时记录,反复问自己:什么是对的?……
   
对比中国企业家张瑞敏,发现他们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点:
1. 
强烈的危机意识:如履薄冰。市场将淘汰一切不适应市场和懒惰的企业,因此,随时要面对危机。
2. 
具备高度的质量意识:从几乎所有日本企业注重品质,到张瑞敏带头砸冰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而他们的成功更证明了这一点有多重要。
3.  具备高度的客户意识:从服从领导到服从客户;用户抱怨是最好的礼物……
4.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员工自主经营,每一位战士都是一套系统)。强调全员激励,而不是一部分人。通过制度和考核,让每一位员工乐于创新,乐于工作,把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最重要的要素。
5.  做好基础工作: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就好比在地上打桩,越深越牢固。
 
   
二.稻盛和夫《活法》中的思想精粹
  
(注:摘录这些语句,从本子上敲到电脑里,是体会快乐与进步的过程)
A.《活法》二
1.  用心沟通:说话流利不一定就是有说服力,要学习从身体和灵魂深处发出最真诚的声音。
2.  时时创新——把创新当成终身的习惯。
3.  告诉自己:我能!我们无法致力于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
4.  真诚是“双赢”的基础。为什么说真诚是领导必备特质?真诚——信赖——尊敬。
5. 
领导者心中要有一把尺或一个标准,才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决定。经常观察和评估员工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协助。
6. 
热情就是一个人向难以超越的阻碍挑战所需的能量。炽热的心、超强的意志力、决心和毅力都是破除阻碍的能量之源。要征服这种挑战,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再加上一点狂热就可以使能量充沛十足。
7.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必须先提高心灵的层次,从最高的角度来看待形势。
8.  意识或潜意识专注到某种程度,就会从中产生创意。
9.  简化思考:一次追踪一个问题,直到我们了解为何变得复杂为止,要找本质。
10. 愿意用谦卑的心和信念面对困难。
11. 要乐观的思考,悲观的计划,执行时又要满怀信心与希望。
12. 除非清晰想象出成功景象和所有的路径,否则不会开始那项计划——清晰的远见。
13. 每次开展大计划,我总是在让自己安全相信这项计划意义非凡后才着手。
14. 具备无私的思考方式才能引导我们走向真正的成功。
15. 具备专注和洞察力,能在瞬间做出抉择的人,才是有“真本事”的人。
16. 一旦我变得热情而专注,就可以感觉到潜意识的推动。
17. 真正的力量是勇气;还要有勇气保持绝对的客观。
18. 乐观:有一颗单纯的、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心。
19. 梦想——先见
20. 热情就是成功之钥:热情越强,成功的几率越大(这种热情是“单纯”的热情)。
21.
我经常做最狂野的梦。但并不急着实现这些梦,只是继续梦想。让我的想象力奔驰。日复一日,我不断在梦中寻求这种刺激,这种孕育强烈欲望的过程就叫做热情。
22. 不管是生活还是企业管理,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梦想成真之道。
23.
人“定”胜天:定,指镇定。镇定下来,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灾难。人的本性必须超越外部的环境,也必须不断的把自己安定下来看清楚自己。
24. 在如戏的人生里,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与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有着天壤之别。
25. 我们应该追求充实的、有价值的人生——只有如此,终有一天,我们才能说:我努力工作,有所贡献,我是个快乐的人。
26.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7. 最伟大的能力就是超越自我。
28.
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时,一定要将他的意志力也考虑在内。假如一个人向自我妥协,决定随波逐流,其能力一定会大大减弱。
29. 大胆+敏锐:缺一不可!
30. 我们不能受控于本能,要培养出以意志控制本能的能力。
31.
我们一定要把艰苦的工作变成值得追求的目标(不能只是为了责任而作)——告诉自己,我们可以享受工作——爱你的工作是前提。付出是相同的,但成败差异主要取决于——坚忍和毅力。
32. 健全的心灵来自于健康的身体。
33.
“在悔悟中生活”指经常真诚的反省自己,自问所作之事是否无愧于心,并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无论我们在提升自我上有多大的成就,如果不谦卑自省,坚持学习,还是会失去一切(成功毁了他这个人……)
3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5. 把人分为三类:可燃物、不可燃物、自燃物——让自己充满光和热。
36. 认真的过每一天,要比担忧未知的明天更重要。我坚信这个理念。(准确的预测未来的能力在于:今天坚持不断的努力)
37. 不要怀疑你的努力付出,长远的成功没有快捷方式。
38. 领导者追求完美,就像是一种生活习惯。
39. 提供给员工物质和心灵成长的机会。
40. 企业获利之道就是“使顾客满意”。(没有一个上门的顾客是来取悦店主的)
41. 关于经营:每天盯着资产损益表:如果不能定期分析费用和销售量,就不算是经营。
42. 要随时假设没有时间和空间供我们挥霍了,在真的被逼到尽头之前就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在场中央角力。
43. 经营企业时,常常要问:什么是最重要的?怎么做才是有理性、有价值的?这么做必要吗?
 ![[转载]※ <wbr>稻盛和夫的“活法” [转载]※ <wbr>稻盛和夫的“活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B.《活法》三:
1.  通篇讲解了“无私”、敬天爱人
2. 
作者对以下困惑的排解,让我深受启发:“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充足时间,那好歹来世间一遭,如何能享受到完美的人生?”这是很多有想法的人面对生活和事业所共有的困惑。
3. 
佛教教义中,磨砺灵魂、提高心性,最终所达的至高境界称作“悟”,而实现悟的修行为“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指六种修行方式,而其中之一便是“精进”。所谓精进,指认真努力的做事,即现代社会的“工作”——这里所指的工作,不单指获得报酬的方式手段,而是专注于工作,一心不乱,由此锻炼心性,磨砺灵魂,塑造人格。从意义上讲,“工作”就是“修行”。
4.  为使人生更加美好,应谨记如下六个精进:
1)   天天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   要谦虚,不要骄傲
3)   日日反省
4)   活着,就要感谢
5)   积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总是担忧。
对于第六条,情绪低落,担心烦恼,都于事无补。人生或事业中遇到的障碍与难题,仅靠感情、感性解决不了。越艰难越应运用理性。以理性深入思索,寻求合理且根本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倾注精力,这点才最为重要。……不论结果如何,都不必后悔烦恼,跨出新的一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怀抱梦想与希望,以诚挚之心应对。这才是重要的,这就叫“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5.  地狱与天堂确实存在,但那是由人的内心所造。
6.  提升人的品格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漠视。
7. 
防止企业不法行为的重要解决之道是什么:“纵论制度方法,非其人难行乎……”(即使对制度和方法侃侃而谈,倘若谈论者自身非杰出之人,则很难顺利执行)。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并不在规章制度,而应聚焦于人心。
 
   
句句皆经典,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