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我的专题讲座

(2010-11-06 22:17:59)
标签:

转载

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我的专题讲座

闫德明

 今天下午,我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湖中学作了一个讲座(16:00-17:30),题目是: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

  

 学校品牌的多维透视

 ——符号论

 ——品牌之所以能够被识别,首先是因为它具有其特定的名称与标识,这是品牌存在的前提条件。

 ——学校品牌的符号因素是指人们可以通过耳闻目睹感受到东西,如:学校名称、学校标识、学校色彩及其校园整体视觉环境等识别符号。

 ——品质论

 ——学校品牌的核心识别不是高楼大厦和设施设备,而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准,是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创新。

 ——品牌学校,应当是一所办学质量高、校风校纪好的学校,应当是有鲜明的教育价值观、育人立场和道德目标的学校,应当能够在多方面起引领作用的学校。

 ——关系论

 ——品牌是一种基于被消费者认可而形成的资产。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这种资产必须置于市场之中,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发挥作用。

 ——品牌即“口碑”。一所学校是不是称得上是一个知名的品牌学校,不是由学校自身认定的,而是公众说了算的。

 ——资产论

 ——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经理曾经骄傲地说:我们卖的是水,但顾客买的品牌。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现代学校管理不仅仅是对显形资源的使用与消耗,而更多的是一种对隐性的资源的开发与盘活。 

 学校品牌的文化性格

 ——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内核与灵魂,是学校品牌的底色与根基,是学校品牌的土壤与养分。

 ——文化与品牌是灵与肉的结合。文化丰富了品牌的内涵,品牌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学校的“牌子”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必须有“文化品味”。

 ——文化像轻风细雨,像潺潺流水,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至完美。

 ——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一个人在一所学校“浸润”了若干年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 

 学校文化的创建思路

 ——学校文化的含义与构成

 ——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传承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人们通常将其分类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是形成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基础和依据,具体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动态表达,是践行办学理念可靠保障。有人把行为文化进一步分为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

 ——视觉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静态传达,也是行为文化的必要补充。有人把视觉文化称之为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学校品牌的个性形象由此得以彰显而易于识别。

 ——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与弘扬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成员中一种主导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一种工作状态、人际风气和精神面貌。

 ——学校精神文化需要精心提炼,需要通过恰当的载体准确、精彩地表达出来,如办学宗旨、形象定位、发展策略、共同愿景、校训、学风、教风、校风、校歌、宣传口号,等等。

 ——学校行为文化的策划与实施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根据其发展目标和治校理念,经过统筹策划和精心设计,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协调、目标一致的活动序列和规范体系。

 ——学校行为文化的动态表现形式是一序列的学校内外活动(如庆典活动、竞赛活动、公益活动、学术活动等)。

 ——学校行为文化的静态表现形式是一整套的制度规范体系(如会议制度、考评制度、听课制度、卫生制度等)。

 ——学校视觉文化的设计与营建

 ——学校视觉文化是指学校对一切可视对象进行统筹策划和美化设计,从而形成能够传达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觉符号体系,包括二维平面的视觉识别系统和三维空间的视觉识别系统两个部分。

 ——学校二维平面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部分,主要是学校标志、学校标准字、学校标准色及其在学校的办公、环境、交通、通信、宣传、服饰、礼品等方面的具体展开和应用。

 ——学校三维空间的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一种校园立体环境,或者说是一种校园空间形态,主要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室内外空间营造以及景观设计。

 ——坚持独特性原则

 ——文化的本性就是独特性,就是难以复制和不可替代。

 ——你可以克隆一所学校的制度文本,但无法克隆这所学校的校风校纪;你可以购买相同的花草雕塑,但无法购买这所学校的文化氛围。

 ——坚持整体性原则

 ——不要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尤其不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种点花草,贴些标语,立点雕塑。

 ——“文化”首先是“人化”!一定要关注显性文化背后的隐性层面。要从精神、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进行整合设计。

 ——坚持渐进性原则

 ——教育需要沉淀,文化需要积累,学校品牌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到证明。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的炼成,都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豪华的校舍可以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优秀的师资可以在短期内高薪聘请,考试的成绩也有可能迅速提高。唯有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校纪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够形成,就像陈年佳酿,要够年头才能芬芳四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