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0韶关二模作文“晒”例文2
(2010-07-28 00:28:08)
标签:
转载 |
别让我们的“晒”变了味
“晒”,在网络上很流行,它是以“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为指导思想,在网络上与人分享,展示自己的资源的行为。然而在如今这个五光十色、物欲横流、假凤虚凰的世界中,我们纯洁的“晒”似乎变味了!
“晒”原本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资源,与大伙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或体验。可是,现在却有人通过“晒”,把一些自己的隐私晒到网上,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那个敢爱敢恨、极其自恋的“芙蓉姐姐”,在某一天开始就悄然走进了人们的心中。“芙蓉姐姐”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味地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心事,情事,甚至是裸照,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圆了她梦寐以求的明星梦,这也让我们的“晒”完全变味了。在“芙蓉姐姐”现象中,“晒”已经被抹上了功利色彩,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分享,而变成一个人声名鹊起的利用工具。这样的“晒”让我们内心升起一股恐惧感:人类社会怎么了?难道它也穷得只剩下“名”了吗?不,我们人类的社会仍是纯洁美好的:网络上的“地震妈妈”,救人英雄魏青刚奋力搏浪的画面,博客中一家人亲密旅游的相片……一张张向人们传达了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向人们倾诉了世间最可贵的助人为乐的真情,也向人们展现了温馨永恒的亲情……这难道不是美好纯洁吗?“芙蓉姐姐”的出现只是个例,我们不应让“晒”随波逐流,继续变味,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生在公平的社会中,而不会出现芙蓉姐姐般扭曲的心理。
除了出名的工具,“晒”还被200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冠上了另一个工具称号——“报复的工具”,因为陈冠希被“晒”了,被“光明正大地暴露”了。陈冠希的仇家因对其积怨已久,不择手段地窃取了陈冠希收藏的艳照,并公布于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晒”字,让“艳照门”男女主角深恶痛绝。“晒”字错了吗?不,它没错,错的是“晒”的执行者。“晒”不是用来报复的,它是用来团结人们内心,传达人间真情的。可是“晒”被用错,我们应该追本溯源,为什么网络上“晒”屡屡“被错误”呢?这恐怕与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不谋而合了——归根结底在于人性的扭曲!
人类的社会还是纯洁美好的,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多加沟通,相互帮助,消除隔阂,和谐相处,别再让我们的“晒”变了味道!
【点评】本文的立意非常鲜明,就是希望“晒”出高尚、晒出美好,真正让人分享到人间的真善美,而不要让那些庸俗卑劣“晒”出来弄脏我们的眼睛玷污我们的灵魂,不要让“晒”沦落为博名的平台报复的工具。而对于网络上“晒”出的那些低俗粗陋,作者把它归结为人性的扭曲,这样的认识对人们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勇敢地“晒”出来
“晒”字含义丰富,最初在广东方言中,“晒”往往是炫耀、夸耀等带有贬义色彩的字眼。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晒”字越来越多地表示一种敢于展示,乐于分享的行为。
以前总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现在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生活工作节奏愈来愈快的社会中,这样的说法已经不适用了。是金子,倘若被埋在煤堆中,自己不努力露头,别人是不会发现的。酒的香气即使再浓郁,巷子太深,恐怕来客走到半道就会打起退堂鼓!因此,在今天,我们越来越推崇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晒出你一切可以晒的东西”。
其实古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毛遂敢于自荐的例子我们耳熟能详,在众多的说客中,倘若毛遂不敢站出来“晒”,试问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又怎能得到主人的赏识呢?即使在某一天,主人终于发觉了这位伶牙俐齿的毛遂,恐怕也为时已晚,没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吧。说到“晒”,书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晒”得更为勇敢,在如此众多宾客,且是知名人士的腾王阁上,众人看来乳臭未干的王勃竟毫不退让,一口应下作序的请求,把自己的文采好好地在众人面前“晒”了一番,并且晒得很成功,得到众人的赏识。
“晒”,与其说是一种勇气,不如说是对自己的能力、才华的自信。毛遂与王勃敢“晒”,是对自己口才、文采的自信,而比尔?盖茨在中学时代就前去电脑公司应聘“捉虫”,即找出软件漏洞,也是对自己电脑才华的自信。不然,这样一些对软件工程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他能这样轻松自如地应付么?
“晒”,并不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谦虚淡泊的颠覆,而是鼓励大家勇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是一样。有着千百年传统的中华文明大国在奥运会、抗非典、抗冰灾,狠狠地向全世界“晒”了一把,让世人对如今的中国另眼相看。尤其在对藏独问题的处理上,更是“晒”得西方一些支持宗教势力,维护人权的学者专家们无言以对。现在的中国,正在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自信地“晒”在世人面前,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又是一个展示中国魅力的平台,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中国人,让我们携起手来,自信、勇敢地“晒”出我们的活力,“晒”出我们的精彩。
中国人,“晒”出来!
【点评】本文抓住“晒”具有的“展示”这个含义,提出了我们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亮出自己的风采表现我们的魅力的主张。敢“晒”是能力的表现、自信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从拟的题目到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表达的观点都是非常鲜明的。
“晒”之有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当代人们纷纷“触网”。网络缤纷多彩,网友们互相分享心得,互相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行为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晒”。然而,“晒”虽能取乐他人,满足他人,但也要有度,越过了这一个度,“晒”将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困扰。
“晒”之有度,“晒”之有理,才能使我们生活更多姿多彩;相反,“晒”之过度,“晒”之无理,不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困扰。诚然,“晒”心得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得以倾诉心声;“晒”生活能使人们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加深对世界的理解;“晒”知识能使人们获得解答,增加见识……这些“晒”行为,无不在一个度下,在一个理中,那就是分享的是非隐私、积极健康的信息。健康有益的“晒”拒绝分享他人隐私,打扰他人正常生活。只有这样,“晒”才能真正为百姓谋福,才能真正为社会造福。相反,“晒”之无度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它不仅暴露了他人的隐私,更对社会造成致命的危害。
“人肉”一词,在“晒”行为的普及下,也迅速发展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把某人姓名或相片传到网上,供网友“人肉”,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甚至隐私也逃不出他们的掌心。当今社会下,明星们的婚姻,家人的背景已被人们在网上“晒”得片甲不留,就连素未闻名的陌生人,其资料也完完整整地被“晒”在网络上。正是因为人们互揭他人隐私,互“晒”他人秘密之风盛行,网络上出现了“人肉专家”,一些人更借此炒作上位,无论是“凤姐”还是“芙蓉姐姐”,无疑都是过度地“晒”而种下的恶果。
“风可进,雨可进,皇帝不可进”。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笔者呼吁,“晒”要有一个度!切勿让“晒”伤害他人,切勿让“晒”助长不良之风,切勿让“晒”腐蚀网友的良心!
“晒”之有度,需要大家的自觉和互相警惕。若网友在分享资料时做到“三思而后行”,在上传照片时顾及他人,在发表言论时摸摸自己的良心,那么,炒作之风将渐渐离去,困扰之雨将慢慢散去,温暖的阳光将普照网络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开心地“晒”理想,“晒”心得,“晒”健康文明!
“晒”之有度,就让你我携手,撑起“晒”得健康美丽的一片天!
【点评】本文用辩证的眼光审视“晒”,即肯定了积极健康的“晒”知识、“晒”心情,能让人分享快乐、得到教益,也指出了无“度”的“晒”如“晒”隐私会种下恶果,伤害他人,助长不良之风。正因此,作者提出了要“晒之有度”的主张。
我们到底应该晒什么?
阳光明媚的天气时,或许大家都记得说要晒晒衣服,晒晒被子,但是,什么时候晒过自己的良心呢?我们是否应该让自己的良心显露在阳光下,看看能否把一些所谓的“细菌”给杀死呢?
杭州石码事件都还记忆犹新吧,富二代胡斌深夜飞车,撞死一名大学生谭卓;同一座城市,一名醉酒驾车的司机也撞死两名行人。女学生马芳芳就是在公路上被飞开的越野车撞死的。看吧,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一滴滴鲜血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多少璀璨的生命死在了车轮下?漠视别人的生命,只为贪图自己的一时快乐,炫耀自己的洒脱,就酿成这样的悲剧,那真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然而,最近崛起的一批“富二代”却在“不奢余力”地晒自己的一切。几个“富二代”聚集在一起吃饭,玩乐……什么都要求最好的,就是为了炫耀他们多有钱!炫耀他们的父亲有多能干,炫耀自己有多快活!可是,这样子炫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是浪费他们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浪费父母的心血罢了。然而,这种现象却在撞击着我们的社会,难道社会就要交给这些只懂花钱,互相晒命的富二代吗?他们肩负得起这样的重担吗?绝对肩负不起,只会晒父母,吹嘘自己身世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才。
再者,你能想象得到也有人在“晒文化”吗?故宫的面条居然可以卖出30元一碗的价钱,是多么匪夷所思,还有之前鸟巢的一杯水也要10元。这些商家到底在晒什么?晒文化啊?故宫确实是文化浓厚的地方,但是,在那里煮的面条就沾有文化味吗?其实,这是他们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而己,他们玷污了我们心中的神圣文化了。他们一味想要牟取暴利,不惜让我们眼中的文化受到玷污。他们的良心到底在哪?怎么会为了利益而破坏我国高尚的文化。看来,他们真正应该晒的是他们的良心,那对得起国家的良心。
如今,有多少人在晒着那些自以为很得意的东西,然而,那些东西是否真正应该晒呢?大家都想知道,如今的社会最需要阳光,最需要善良,那么我们最应该晒的是自己的良心吧!
【点评】本文赋予“晒”以“炫耀”、“展示”的含义,通过马路杀手“晒”洒脱、“晒”车技而枉杀无辜,“富二代”炫富晒命显空虚浅薄,卑劣的商家借文化而牟暴利等现象,作者认识到他们良心的缺乏。在抨击这种种不当的“晒”的同时,提出了要“晒”良心的主张。
【总评】这些考场优秀作文共同的特点就是准确地理解了作文题目的意思,能够扣住“晒”的某个方面的具体含义立意,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对“晒”的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具体的社会生活材料中得来的,作文的内容具体,观点鲜明而实在,不是为图解某种思想而生搬硬套地拼接内容。这些文章启示我们,作文要怎么作,最重要的是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材料,就像我们做菜,要根据我们拥有的主料辅料来决定做什么菜和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