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许多孩子容易急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家长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1、
父母也是急性子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观察世界的眼睛,是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榜样。如果家长遇事不冷静,容易急躁,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孩子容易发脾气,请先一一分析他/她周围的大人和孩子的性格。
另外,有些家长说话语速很快,这其实也是急躁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2、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孩子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安全。当他感到压力时,只会觉得难受。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孩子无法把这种难受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发泄自己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果是这种情况,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其生气的原因,并可采取肢体接触,安慰孩子,并把自己的估计讲给孩子听,比如,“孩子,是不是你现在觉得累了?”帮助孩子找到他生气的真实原因。在此过程中,孩子能够从家长身上学到如何面对压力以及如何表达的能力。
另外,适当让孩子发泄一下,也是可以考虑的。但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比如,让孩子到卫生间里去大吼几声,或者对着枕头发泄等。
3、让孩子明白发火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孩子小的时候,都想长寿,最不想的是死亡。以此为切入点,科学地分析发火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比如,人在生气的时候,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这样,容易得心脏病、高血压。中医也有怒伤肝的说法。
4、从小给孩子树立界限
让孩子明白哪此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也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到了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另外,强烈推荐《弟子规》,因为《弟子规》中对人的言行都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范。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规范去力行,就把许多人为的因素排除在外了,也就不容易生气发怒了。例如《弟子规》中的“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就是非常好的写照。
5、
合理的食物搭配
孩子的食物要合理,肉食比重不能太高,多吃蔬菜和水果。肉食大多为酸性,长期过量摄入,会影响体液的平衡。自然界也证实了这一点,肉食动物大多凶狠残暴。
6、
父母不给孩子发火的机会(我家的一分钟做法)
相信每个家庭都有催促孩子的时候,该起床时,孩子不起床,而家长却强迫孩子起床,结果就是孩子生气,家长发火。
当孩子不立即响应时,家长可以这样对他说“那你再睡一分钟,一分钟后起床。”孩子一般都会配合的。给自己留有余地,也给孩子留一点余地。
7、
用故事来熏陶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利用故事来熏陶和教育孩子,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三国里的张飞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殴打下属,最终被下属所杀。还有一些哲理故事,也不错,参见《爱发脾气的小孩》。
8、多读书
腹中有书气自华,多看书,多看好书,用真、善、美来陶冶情操,在道和义中茁壮成长。不断开阔眼界,走出小我,关注世界,关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