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2010-06-05 00:40:34)
标签:

转载

17.(2008年海南省)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  Na 、OH 和极少量的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18. (2008年黄石市)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加水溶解

得无色澄清溶液

加入Na2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下图所示。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

19.(2008年黄冈市)(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制取_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可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装置收集(填符号)。

(2)(6分)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

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加入的物质

SO2+水

a.

无现象

 

b.镁条或锌粒

无现象

 

c.

无现象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            做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咸宁市2008年)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对话框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猜想成立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乙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08年江西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___________ (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22.(2008年江西省)2008年春节前夕,我省遭遇冰雪灾害。为了清除道路上的冰雪,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工业盐融雪剂用于除冰。同学们从资料中得知:①使用工业盐融雪剂后,道路两旁树木、农作物大量死亡;②桥梁路面除冰不得使用工业盐融雪剂。

【提出问题】工业盐融雪剂对树木、农作物和桥梁为什么会造成危害?

【查找资料】(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NO2;  (2)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树木、农作物死亡。

【作出猜想】猜想一:工业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猜想二: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蚀性。

【实验探究】请你填空: 

c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①:6—7天后明显生锈

实验②:2—3天后明显生锈

 

 

 【反思与应用】

对于道路除冰,请你提出更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08年乐山市)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2008年山东省)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 有哪几种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08年南通市)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发出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转载]200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