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之一

(2010-06-05 00:19:06)
标签:

转载

第一章初步知识 

1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           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值,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积多求少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以轮代尺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误差与错误:                              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2 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_________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物理学里把                           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叫匀速直线运动;                   叫变速运动。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            ,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

(1)         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

(2)         对较为复杂的"相遇"和"追赶"问题,可以作草图帮助分析,确定已知量、找出隐含条件,如已知条件不够可采用等量代换方法或列方程组求解;

(3)         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

(4)   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 ,而不能用V=(V1+V2)/2 。

第三章 声现象 

声音是由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        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     ,在液体中较     ,而在气体中较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米/秒。
          中不能传声。

声音的三要素是:①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越大,音调越高)。

           (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越大)。

      (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是不同的。)

超声和次声:应用与危害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       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3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第四章 热现象

 

一、温度计

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摄氏温度(t):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       表示。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约是       ,也叫绝对零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每10格是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第二次使用时要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1、   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   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

3、   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4、   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       变为       叫做熔化,要     热;从       变为       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   热。

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       ,二是熔化过程中要继续     热、但温度           ,同样凝固时要    热,但温度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       变为       叫做汽化,汽化时要     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1) 是在              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       温度下发生。

(2)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    热,液体本身温度降低(蒸发致冷)

(3)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1) 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2) 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      ,必须继续   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3)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     时降低,气压     时升高。

物质从      变化为      叫液化,液化时要     热。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       热。

 

光的反射

第五章 光的反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          光线与          光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与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角等于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O点叫做       ,∠i是           ,∠γ是           

反射类型:

(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

(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第六章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

二、透镜的概念:

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用     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     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        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时,能成     立的、            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时,能成     立的、            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时,能成     立的、            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四  光的色散:现象举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3) 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二、密度: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                ,它表示                                                                

1 m3 =         dm3 (升)=         cm3 (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                 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 (1) 利用公式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               求质量。

(3)利用公式               求体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